【2017年整理】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续).docVIP

【2017年整理】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续).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续)

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续)? 3 蛋白质组学在植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1 植物群体遗传蛋白质组学 3.1.l 遗传多样性蛋白质研究 ????基于基因组学的一些遗传标记,如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等,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植物遗传研究中。与基因组学的遗传标记相比,由于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对象是基因表达的产物,是介于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特性,因而蛋白质组学标记是联系基因多样性和表型多样性的纽带,具有独特的意义。 ????通过蛋白质组比较来检测遗传多样性的变化已有许多成功的尝试。Barrenche等(1996年)比较了6个欧洲国家的23种橡树,分析了幼苗的总蛋白质,共得到530种蛋白质,其中101个具有多态性。实验结果显示种内和种间的距离非常接近,并且证实无梗花栎(Quercus petraea)和夏栎(Quercus robar)两个种的遗传分化水平很低。Picard等(1997年)利用2D分析了亲缘关系很近的硬粒小麦不同株系的遗传多样性,发现品系间的多态性很低并且7个蛋白可以用于基因型的鉴定。David等(1997等)也利用2D技术比较了栽培于不同环境下但起源于同一种群的小麦,结果所有的种群都与原种群有差别,David等认为,这不是由随机漂移引起,而是由适应其各自的气候条件而形成。 3.1.2 突变体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突变体研究是植物遗传学的重要研究手段之一,应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对基因突变引起的蛋白质表达变化进行研究可以揭示一些植物生理生态过程的机制。具体做法通常是对在相同条件下栽培的突变体及野生型植物的2D图谱进行比较,受到影响的蛋白质通过质谱法或Edman测序法进行鉴定,为研究表型突变背后的生化过程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Santoni等(1994年)对模式植物拟南芥发育突变体的总蛋白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突变体具有与野生型植物不同的独特的2D图谱,并且得到了与下胚轴长度有关的一个肌动蛋白的同源异构体。Herbik等(1996年)分析了野生型和缺铁突变体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的蛋白质2D图谱,鉴定了参与无氧代谢和胁迫防御的几种酶,如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甲酸脱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质体蓝素等,并分析了这些酶在获得铁的过程中的功能。von Wiren等(1997年)比较了野生型和铁摄取缺陷型突变体玉米的蛋白质2D图谱,确定了4个与铁离子跨膜运输有关的多肽。Komatsu等(1999年)比较了水稻绿苗和白化苗的蛋白质2D图谱,发现了在绿苗中参与光合作用的蛋白质,而白化苗中仅有此蛋白质前体。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只在白化苗中存在,说明抗氧化酶在白化苗中起细胞保护功能。 ????当已知突变的基因时,可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受此基因控制的有关信息。玉米中的Opaque 2(O2)基因编码一个属于亮氨酸拉链家族的转录因子,这个转录因子对蛋白质的表达有多种效应。Damerval和Le Guillonx(1998年)将野生型与O2基因突变体的蛋白质2D图谱进行比较,鉴定出属于各种代谢途径的一些酶,说明O2基因是玉米代谢中联系多种代谢途径的调节基因。这些结果表明,单一位点的突变可以引起蛋白质表达的多种效应,而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看到这些效应。 3.2 植物环境信号应答和适应机制蛋白质组学 3.2.1 非生物环境因子蛋白质组学研究 ????在植物的生存环境中,一些非生物因子胁迫,如干旱、盐渍、寒害、臭氧、缺氧、机械损伤等,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存都会产生严重影响。这些胁迫可以引起大量的蛋白质在种类和表达量上的变化,而蛋白质组学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非生物胁迫的伤害机制以及植物对非生物环境的适应机制。 ????Salekdeh等(2002年)研究两个水稻品种(Oryza sativa L. cv CT9993 和 cv IR62266)干旱胁迫下以及恢复灌溉后的蛋白质组。分析叶提取物电泳胶上的1000多个蛋白点,发现有42个蛋白点的丰度在干旱胁迫状态下变化明显,其中27个点在两个品种中显示了不同的反应方式。恢复正常灌溉10天以后,所有蛋白的丰度完全或是在很大程度上恢复成与对照一样。Costa等(1998年)发现海岸松(Pinus pinaster)中38个受干旱影响的蛋白质,其中24个由干旱诱导,并且不同基因型对干旱胁迫的反应差别很大。 ????Ramani和APte(1997年)用放射性同位素自

文档评论(0)

love874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