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狂犬病培训内容
狂犬病的防治
一、概况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又称恐水病、疯狗病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一种乙类传染病,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病死率高达100%。
二、病原学
1962年,狂犬病病毒首次在电镜下被发现。
狂犬病病毒结构:狂犬病病毒外形似一子弹,一端为半球形,另一端扁平。
狂犬病病毒理化特性:狂犬病病毒对脂溶剂(肥皂水、氯仿、丙酮等)、70%乙醇、碘制剂以及季铵类化合物、酸(Ph4以下),碱(Ph10以上)敏感,但不易被来苏水溶液杀灭,磺胺药等抗生素对本病毒无效,狂犬病病毒对日光、紫外线和热敏感,病毒悬液经56℃30-60分钟或100℃2分钟即失去活力,因此也易被巴氏消毒法消毒;
狂犬病病毒致病特性:狂犬病病毒具有严格的嗜神经特性,动物实验显示,不同动物对狂犬病病毒的易感性与动物机体的乙酰胆碱受体含量呈正相关。狂犬病病毒在组织培养的细胞上增殖,一般都需要一段适应阶段,经过细胞连续传代,除了发生对细胞适应性的改变提高病毒增生滴度,还经常伴有其他一些生物学特性的改变,如病毒毒力的减弱、病毒表面糖蛋白发生改变等。
三、流行病学
流行环节:
⑴传染源:感染狂犬病的犬是我国人感染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狂犬病宿主动物有犬、狼、狐狸、猪、猫、鼠等,还有食肉动物及蝙蝠。
由于从狂犬病病人唾液中可以分离到病毒,因此护理病人的人必须注意个人防护。
⑵传播途径: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感染了狂犬病的动物在咬伤人时,通过唾液使狂犬病毒进入人体,狂犬病毒还可以通过无损伤的正常粘膜进入人体,或带有狂犬病毒的液体溅入眼睛,通过眼结膜进入人体,但以这种方式进入人体的例子要少得多,另外,通过吸入空气中带有狂犬病毒飞沫而感染的例子也很少见,只有空气中狂犬病毒的浓度达到极高程度时,才可能发生。
病毒在咬伤部位侵入,在局部组织中短时间停留,可到1-2周。病毒可从神经肌肉交界处的神经感受器或其他神经组织细胞的神经感受器,或暴露于粘膜浅表处的神经感受器侵入邻近的末梢神经。
吃患病动物的生肉感染或动物间残食感染,也可能是是通过消化道或口腔黏膜双重途径感染。
⑶人群易感性: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人群对狂犬病具有普遍的易感性。
(二)流行特征:??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每年死于狂犬病的人数超过5.5万人,其中95%发生在亚洲和非洲的欠发达国家,儿童是受狂犬病危害最为严重的人群。
中国是受狂犬病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的年报告狂犬病死亡人数均在2400例以上,仅次于印度,居全球第二位,位列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前三位。
2008年我国报告狂犬病2466例,分布在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55个县(区)。
在我国95%以上的人狂犬病的传染源为病犬,少量为猫。
四、临床学
人受感染后并非全部发病,被病犬咬伤者约15~20%发病,被病狼咬伤者约50%发病,发病与否以及潜伏期的长短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咬伤的部位。咬伤头、颈、手者发病较多,潜伏期较短;咬伤在下肢者则相反。②创伤程度。创伤大而深、有多处伤口者发病较多,潜伏期也较短。③局部处理情况。经过适当处理者发病较少,潜伏期较长。④衣着厚薄。咬伤处的衣着厚者发病较少,潜伏期较长。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精神过度紧张(如惧怕得狂犬病),有时可诱发本病。狂犬病病毒对神经系统有强大的亲和力,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沿神经系统传播和扩散,病毒侵入人体后先在伤口的骨骼肌和神经中繁殖,这称为局部少量繁殖期,此期可长可短,最短为72小时,最长可达数周、数月甚至更长。病毒在局部少量繁殖后即侵入神经末梢,沿周围神经以每小时3mm的速度向中枢神经推进,到达脊髓后即大量繁殖,24小时后遍布整个神经系统。以后病毒又沿周围神经向末梢传播,最后到达许多组织器官,如唾液腺、味蕾、角膜、肌肉、皮肤等,由于头、面、颈、手等部位神经比较丰富,病毒易于繁殖,再加上离中枢神经较近,故这些部位被咬伤后发病者较多,潜伏期也较短;伤势越严重,也越容易发病。病毒在中枢神经中主要侵犯迷走神经核、舌咽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等。这些神经核主要支配吞咽肌和呼吸肌,受到狂犬病病毒侵犯后,就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当饮水时,听到流水声,受到音响、吹风和亮光等刺激时,即可使吞咽肌和呼吸肌发生痉挛,引起吞咽和呼吸困难。若病毒主要侵犯延髓、脊髓时,则临床上不表现痉挛,而表现为各种麻痹(瘫痪型),但比较少见。
五、预防控制
(一)经常性预防措施
1、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动员群众自觉按照法律法规文明养犬,自觉进行犬免疫,加强个人防护,及时进行暴露后处置,减少狂犬病的发生。
健康教育工作要在重点人群和狂犬病高发地区广泛普及,要有规划和计划,宣传内容和形式注重科学性、趣味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T38305-2019头部防护救援头盔..pdf
- 2024届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VIP
- 通信铁塔标准图集(V1.0).pdf VIP
- 选矿试验技术方法 第5部分:浮选.docx VIP
- 《选矿试验技术方法第4部分:磁选》.pdf VIP
- 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工作手册-信息披露政策法规汇编(通用) 20240627.pdf VIP
- 高标准农田设计实施方案(技术标340页).doc VIP
- 1688店铺运营计划方案.pdf VIP
- 《医学伦理学》教案 第四章 医学伦理学的规范体系.pdf VIP
- 《选矿试验技术方法 第1部分:破碎筛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