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课程教学论》重点.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語文课程教学论》重点

《语文课程教学论》重点 一、 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从夏到清) 语文教材: 1、识字类:“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 2、韵语知识类:《昔时贤文》《名物蒙求》等; 3、经史类:“五经”、“四书”; 4、文选读本: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昭明文选》。其后影响较大的有宋代真德秀编的《文章正宗》,谢机得编的《文章轨范》,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的《古文观止》(影响最大、流传最久),姚鼐编的《古文类辞篡》、孙洙编的《唐诗三百首》等。 二、近现代语文课程与教学(1898年至1949年) 1、语文单独设科:1898年要求废科举,1905年完全废科举1902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产生新的学制“壬寅学制”,但没有实行,语文课程从经学课程 中分立出来 ,专设一课程;1904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成为中国第一个经正式颁布后曾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学制“癸卯学制”,标志着“语文”正式成为一独立学科。——“读经讲经”、“中国文字”(初等小学)、“中国文学”(高等小学和中学) 2、国文——语文单独设科后第一个正式名称 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于1912年颁布了《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规定中小学一律开设“国文”课,这是我国教育史上语文学科从古代传统教育的综合性社会学科中独立出来后第一个正式名称。 三、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1949年开始到20世纪末 ) 1、语文课程文件(了解)所指 指国家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中学语文学科有关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文件名称有“课程纲要”“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等。 2、特级教师 于漪: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教书育人;钱梦龙:三主教学思想(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学生为主体)宁鸿彬:发展创造性思维 魏书生:语文教学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语文知识树,学生自学) 四、语文教师素养论 1、构成。 人格素养——发动机 专业素养——油 教学素养——其他设备有良好性能+开车技术 科研素养——锦上添花 (1)人格素养 a尊重自我、尊重事业。爱教育、爱语文、爱语文教育(不贬低自我和语文) b独立人格——语文教师的主体性。 c尊重他人——平等对话、以仁爱之心待人。包括尊重文本、尊重作者、尊重编者、尊重学生、尊重同事。“一千个读者,一千哈姆雷特” (2)专业素养(包括语文知识素养和普通文化知识素养) ①语文知识素养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的三大板块:a语言学板块:文字学、现代汉语、古汉语基础、语法与逻辑、语言学概论等;b言语学板块:语用学、广义修辞学(包括辞章学)、写作学、讲演口才学等;c阅读学板块文学理论与鉴赏、文学史论、作品导读与读法指导等(各类的文学课程均可包含其中)。 ②普通文化知识素养。思维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 ⑶教学素养 ①优秀教师的教学素养体现:对教育和课程有着较为透彻的理解和领悟、懂得教学规律、深知学生学习心理、巧于驾驭教学过程、善于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的人。 ②具体表现: a基本教学理论: 洞悉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心理,即教学论、心理学、课程论、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等相关学科 b基本教学能力 构成的四要素:教学能力=(教材把握力)×(学生把握力)×(指导技术力即教学设计力+教学操作力)×(精神能量) 各要素是相辅相成的,彼此互补。如果一个要素的值小了,作为总体的值也会变小。 ●指导技术力,即教学设计力+教学操作力 包括: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语言的表达——尤是问题的表述、教学互动的灵活度、教学机智的敏捷度、教学过程的组织 (4)科研素养 教师应学者化参阅书目:李海林 《语文教学科研十讲》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语文教师的教育科研以从写教育手记或教学日记开始。如李镇西。 2、教师角色定位 各种说法:“园丁” “春蚕” “蜡烛”“灵魂工程师”“导演”“红娘”“教练”“主持人”“摆渡人” “一桶水” “传声筒”“搬运工”“个体户” 应有的教师角色定位:引导者,对话者,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建设者和开发者,研究者。 五、语文学习论 1、学习方式的转变 内涵:又可称为“学习风格”,由美国学者哈伯特·塞伦于1954年首先提出。它是指学习者喜欢并习惯使用的学习策略,反映了学习者对不同教学方式的偏爱以及他们的学习倾向。 (1) 过去学生的学习方式: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单独学习,追求标准答案 (2)新课改下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学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协助性学习。” 探究学习: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重在体验过程而不在研究结果。 (3)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原因 时代赋予的任务——知识更新速度快、创新人才。

文档评论(0)

df9v4f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