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方药基础知识(参考).pptVIP

  1. 1、本文档共1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又称药酒,是以酒为溶媒,一般以白酒或黄酒浸泡药物,得出澄清浸出液的剂型。 特点:阴虚火旺之证的病人禁用。 服法:内服,多用于体质虚弱、风湿骨痛。外用可消肿止痛、杀虫止痒。 二、方剂的剂型——酒剂 用含汞、硫磺等矿物质,经过精炼、升华、熔合等技术处理的化合制剂。 特点:剂量小,作用大,常用于急性病证。 服法:内服、外用 二、方剂的剂型——丹剂 是将药物经粉碎加工成粗末状或某些固定形状,使用时置于容器中以沸水泡汁代茶服用。 多用于治疗感冒、积滞等病证,如感冒茶、午时茶等。 二、方剂的剂型——茶剂 用新鲜芳香药物通过蒸馏收取蒸馏液的剂型。 特点:气味清淡、芳香无色、便于口服,一般作为治疗中的辅助饮料。 二、方剂的剂型——露剂 二、方剂的剂型——锭剂 是指将药物研为细末,单独或与赋形剂混合制成的一种不定形状的固体制剂。可供外用或内服,研末调服或磨汁服,亦可磨汁以敷患处。 将药物煎煮后去渣取汁,再熬成浓缩液,加入适量蔗糖而制成的药物水溶液。 特点:有甜味,便于服用,便于儿童服用。 二、方剂的剂型——糖浆剂 是将药材提取物加适量赋形剂或部分药物细粉制成的干燥颗粒状散剂。 优点:作用迅速,味道可口,体积较小,服用方便。 二、方剂的剂型——冲剂 二、方剂的剂型——酒剂 又称药酒,是将药物浸泡于酒中,使 其有效成分溶出得到的澄清浸出液。 二、方剂的剂型 片剂、口服液、 注射液、 条剂(药捻)、 线剂 十四、安神药 安定神志、治疗心神不宁病症的药物 重镇安神药:朱砂、磁石只易暂用,不可久服 养心安神药:合欢皮 十五、平肝熄风药 定义:凡以平肝潜阳,熄风止痉为主要作用,主治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病证的药物。 分类:平抑肝阳药、 熄风止痉药 (一)平抑肝阳药 定义:平抑肝阳,主要治疗肝阳上亢病证的药物。 常用药:石决明、珍珠母、牡蛎、罗布麻 石决明 咸、寒 功效: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应用 头晕目眩、目赤肿痛 (二)熄风止痉药 定义:平肝熄风为主要作用,主治肝风内动,痉厥抽搐病证的药物。 常用药:羚羊角、牛黄、钩藤、天麻、地龙、全蝎、蜈蚣、僵蚕 天麻 【性味归经】 甘,平。归肝经。 【功效】 熄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应用】 1、惊风抽搐。 2、眩晕,头痛。――止眩晕之良药。 3、肢麻痉挛抽搐,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煎服,3~10g。研末冲服,1~1.5g/次。 十六开窍药 以开窍醒神为主要功效,治疗痹症神昏的药物 注意事项: 不宜久煎、 急救治标,只能暂用、孕妇慎用 麝香 为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 分泌物。 【性能特点】 辛,温。入心,脾经。 入心,脾经 功效 开窍醒神 活血止痛、 催产下胎 应用 昏厥、疮疡、心绞痛、胞衣不下 十七、补虚药 定义:补益气血阴阳不足,治疗虚证为主的药物。 分类:补气、补阳、补血、补阴 虚证一般病程较长,补虚药宜做成蜜丸、煎膏、片剂、口服液、颗粒剂或酒剂等,以便保存和服用。如作汤剂,应久煎。个别挽救虚脱的补虚药,则宜制成注射剂,以备急用。 (一)补气药 定义:补益脏腑之气的药物。一般对脾气、肺气虚证的疗效最显著。 常用药: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大枣 人参 【性味归经】 甘、微苦,微温。归心、肺、脾经。 【功效】 大补元气,生津,安神 【应用】 1、虚脱 2、 脾、肺气 3、口渴及消渴、失眠 【用法用量】煎服,5~10g。重证,15~30g。宜文火另煎兑服。研末或切片含服1.5~2g。 补气药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党参——益气,生津,养血(与怀地黄、怀牛膝、淮山合称——四大怀药) 太子参——补气生津(特别适用与小孩) 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主治脾胃气虚中气下陷) 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二)补阳药 定义:凡能温补人体之阳气的药物。 适应证:肾阳不足的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性欲冷漠,阳萎早泻,宫冷不孕,尿频遗尿;脾阳虚衰,腹中冷痛,黎明泄泻;精髓不足导致头晕耳鸣,须发早白,筋骨萎软,小儿发育不良;肾阳虚导致气化不行的水肿等。 常用药:鹿茸、巴戟天、淫羊藿、仙茅、补骨脂、海狗脊、海马、菟丝子、锁阳、杜仲、续断、韭子 鹿茸 【性味归经】 甘、咸,温。归肾、肝经。 【功效】 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应用】 1、阳萎早泄,宫寒不孕,尿频不禁,腰膝酸软等肾阳虚证 2、肝肾精血不足的筋骨萎软, 3、疮疡久溃不敛。 4、冲任虚寒,带脉不固的崩漏不止,带下过多。 【用法用量】研细末,1~3g/次。或入丸散。 【注意】 本品要从小量开始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