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展经济学就业理论分析我国就业问题.docVIP

(从发展经济学就业理论分析我国就业问题.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发展经济学就业理论分析我国就业问题

从发展经济学就业理论分析我国就业问题 张苏南(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目的就是让人民安居乐业。从一定意义上说,国民的充分就业,不仅极大地推动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维持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看到社会就业的压力却越来越大,并由此演绎出很多社会问题。因此,探讨如何解决人力资源的大规模闲置问题,就成为经济学家的一项非常现实而紧迫的任务。从发展经济学就业理论,分析我国就业问题。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就业;政策建议 1 发展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发展经济学就业理论的构建,源于劳动力利用不足、人力资源大量闲置,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发展经济学就业理论,主要包括劳动力闲置标准、劳动者失业原因、就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剩余劳动力迁移规律和就业政策,这些理论的产生,为发展中国家制定各种战略提供了大体的框架思路。以克里希纳、爱德华兹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劳动力闲置的计算方式提出的标准包含公开失业、就业不足和劳动力低效利用三个方面。造成公开失业的原因是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供大于求,除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外,主要因为农村人口迁移。刘易斯在其《二元经济论》一书中对人口迁移的原因,表述为发展中国家存在占统治地位的农业部门和现代发达的工业部门,在工业化过程中,城乡问收入、福利差距扩大,农业边际收益递减,教育发展,城市的吸引力扩大,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必然流入发达工业部门,最终的结果是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发展。而劳动力的转移率依赖于工业部门利润的增长率,如果工业部门的投资过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减少,使工业部门就业停滞。这一结论反映了发达国家的就业趋势,但是发展中国家片面强调工业化的结果,不但没解决就业问题,反而使城市膨胀,公开失业增加。 说明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矛盾的托达罗经济增长模型,认为决定人口迁移的条件是比较利益与成本的理性考虑,即城乡的收入差距和获得城市就业机会的可能性,以及获得的收益是否能够弥补迁移成本等。如果选择迁移的条件具备,大批移民会涌入城市。而城市工业部门出现就业停滞状况的原因在于:第一,工业部门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劳动力就业比以往更为困难;第二,工业部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劳动力需求相对下降;第三,经济发展使工资成本呈现上涨趋势,这反过来又促使了资本的集约化倾向。 关于就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证明,经济增长既取决于储蓄率的高低和随之带来的物质资本积累水平,又取决于资本—— 产出比率。在资本—— 产出率一定的条件下,国民产出和就业增长可以通过储蓄率和投资率的增长而增长,就业与经济增长是一致的。新古典增长模型证明,高速经济增长必然通过较高的资本—— 劳动比率(采用资本密集生产方法),产生较高的利润,提高储蓄 率,最终产生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但如果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提高,就意味着生产任何既定总产出所需要的工人减少,最大产出增长并不会带来最大就业的增长。 2 我国就业的基本情况 用发展经济学的就业理论分析我国的就业现状,有许多相类似的地方,如公开失业率高、非公开失业规模大等,总之是“劳动不得其用”非常突出,但又表现出自身独特的特点。总体来看,我国的就业问题突出表现为就业压力不仅来源于新增劳动力与失业者,而且来源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镇就业压力。就业压力的产生不仅来源于人口因素,而且来源于经济、社会发展因素,就业困难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多样化和复杂化特征。 2.1 高增长、低就业。劳动力供需矛盾加剧 近十几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出现了“高增长、低就业”的不协调局面。从就业弹性系数看(就业弹性系数=就业人数增长率÷GDP增长率。即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业人数能增长多少个百分点)。在20世纪8O年代,我国的就业弹性系数是较高的,平均为0.34。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业人数可增长0.34个百分点,也就是可增加就业人员240万人。进入2O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仍保持了高增长的势头,然而就业弹性系数却急剧下降了。从1990年至2002年,13年平均就业弹性系数只有0.12,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只能增加就业人员8O人万左右。就业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劳动力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经济吸纳就业能力,造成劳动力供需矛盾严重,更为突出的是非自愿失业和就业不足。 2.2 农村难留、城市难容。两个“市场”非对称 我们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具有共同的“二元经济结构”典型特征。与一般发展中国家不同,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并非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因素,而是明显受到体制和人为因素制约。在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条件下,由于农业人口向非农领域转移的速率缓慢,一方面

文档评论(0)

1983xuesh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