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根据《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有关思想,简述新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
答:1.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不了解实践的意义(第一条),分三层:第一,指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理解,而不是当作实践去理解。第二,批判唯物主义片面的夸大意识的主观能动作用。第三,批判费尔巴哈把实践偏狭地理解为犹太人的利已主义的日常生活行为 , 并加以否定。
2.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第二条),(1)马克思针对旧唯物主义的缺陷,在第二条里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2)离开实践谈思维的真理性问题是毫无现实意义的。(3)实践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全部理论的枢纽。
2、结合《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有关思想,简述社会革命的根源及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1、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发展变化的物质根源。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其中,生产力是内容,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是形式,是相对稳定的因素。于是这就构成了生产方式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实矛盾。3、生产方式的变化首先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社会发展处于量变阶段,矛盾不具有对抗性;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而变成它的桎梏时,新的生产力与旧的生产关系发生尖锐冲突。冲突的结果必然要求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这时社会发展就由量变转化为质变,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社会革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引起的,通过社会革命,社会形态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
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尖锐化,在阶级社会表现为阶级矛盾的激化,表现为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同代表旧的生产关系的落后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通过阶级斗争推动社会的变革。5、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于是整个社会制度就发生全面的根本性质的变化。旧的上层建筑必然为新的上层建筑所代替。所有这一切,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
3、简述《共产党宣言》七篇序言的主要内容。
第一,指出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即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在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不管最近二十五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发挥的一般基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 即《宣言》中的基本原理不是一成不变的、僵化的教条,而是人们行动的指南,它必然随着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发展。它的实际运用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要求与各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这不仅是正确对待《宣言》的态度,也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第二,阐明了《宣言》的性质和任务。关于宣言的性质,1872年德文版序言和1888年英文版序言指出,《宣言》是共产党的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是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 关于宣言的任务,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明确指出:“《共产党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共产党人不但要消灭资产阶级生产资料私有制,而且要消灭一切生产资料私有制。只有如此,才能杜绝产生剥削和压迫的根源。这样,《宣言》就宣判了资本主义的死刑。
第三,阐明了《宣言》的基本思想。恩格斯在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宣言》中始终贯彻的基本思想,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
第四,根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鲜经验,提出了对《宣言》的重要修改和补充。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根据1848年欧洲革命特别是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的最新经验,指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第五,提出了落后国家可以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思想。在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通过对欧美革命和俄国革命客观情形的对比分析之后指出:“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共所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这里,马克思、恩格斯修正了过去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发达国家取得胜利的观点,预示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落后国家可以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寄希望于东方相对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
第六,论证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原理。在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中,恩格斯在评价1848年革命的性质及意义时阐述了这一思想。恩格斯指出:“1848年革命虽然不是社会主义革命,但它毕竟为社会主义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G1工业锅炉司炉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初中诗词鉴赏》课件.ppt VIP
-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 VIP
-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后湖街道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动火安全作业票填写模板(2022版).doc VIP
- 制造业智能制造执行系统(MES开发方案.doc VIP
-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一元街道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5年度全国乡村医生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推荐】.docx VIP
- 锚杆支护工理论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docx VIP
- NY_T 1966—2010 温室覆盖材料安装与验收规范 塑料薄膜.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