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类植物EUMYCOTA.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菌类植物EUMYCOTA.doc

菌类植物 EUMYCOTA 1.麦角科 Clavicipitaceae (1)冬虫夏草 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 傈僳族药名音译 西贝底。 别名 虫草。 生境 生海拔3000~4000米高山草甸区的土层中。 采集加工 药用带寄主的菌座。6~7月间采收,去泥晒干。 性味功能 甘,温。滋肺补肾。 主治用法 治虚劳咳血、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神经性胃痛、神经痛、肺结核等。用量15~30克,煎服。 2.肉座科 Hypocreaceae (2) 肉 球 菌 Engleromyces gaetzi P. Henn. 形态特征 子座近球,肉质,中等大。直径6~10(20)cm,新鲜时表面浅肉色,后变深色,内部白色,平滑且有突起。子囊壳埋生于子座内,呈多层排列,椭圆形,卵圆形或近球形,720~780μmX480~590μm,壁呈肉桂色。子囊近圆柱形,有孢子部分135~μmX16~19μm。每个子囊内有孢子8个,单行排列。孢子广椭圆形,早期无色,后变成淡紫色,最后褐色.15~21μmX11~15μm,侧丝细长线形。生于竹秆上且包围竹秆垂长。 傈僳族药名音译 马兵。 别名 竹菌、竹包、竹寄生。 生境 生实心竹、水竹、箭竹、黄竹等竹的秆上,包围于偏上部节间。 采集加工 药用子座。全年可收,收后晒干。 性味功能 苦,寒。抗菌,消炎。 主治用法 治腮腺炎、扁桃体炎、喉炎、胃炎、胃溃疡、肾炎、无名肿毒和癌症。用量6克。煎服。 配伍禁忌 和重楼同用,少数人有恶心、腹泻、食欲减退等反应。 3.黑粉科 Ustilaginaceae (3)玉米黑粉 Ustilago maydis(DC.)Corda 傈僳族药名音译 克虾妹。 别名 玉米黑霉。 生境 寄生于玉米植株上。 采集加工 药用孢子堆。秋季收。新鲜时(老熟前)采下药用,或老熟时收集冬孢子炼蜜为丸,备用。 性味功能 甘,寒。利肝脏,益肠胃,安神,解毒。 主治用法 经常食用(炒食)可预防和治疗肝脏系统疾病和肠胃道溃疡,并能助消化、通便。炼蜜为丸,成人每次3克,儿童每次0.3~0.9克,每日3次,治神经衰弱与小儿疳积。 4.多孔菌科 Polyporaceae (4)茯 苓 Poria cocos(Schw.)Wolf ?形态特征 子实体生于核表面呈平伏状,厚0.3-1cm,初期白色,老后或干后变浅褐色,管孔多角形或不规则形,菌管长2~8mm,偶有双层,厚可达1~3cm,孔径0.5~2mm,壁薄,孔口边缘老后呈齿状。孢子长方椭圆形至近圆柱形,6~8μm×3~3.5μm。孢子大量集中时呈灰白色。 ? 菌核呈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块状,直径10~30cm或更大,重量不等,可达数十斤甚至数百斤。新鲜时稍软有弹性,干后坚强,表面粗糙多皱或瘤状,淡棕黄色至褐色,变至黑褐色,内部白色或带浅粉红色,干后稍硬。生于多种松树的根标。偶见于其他针叶树及阔叶树根部,其土质为砂质适宜。 傈僳族药名音译 同炳。 生境 生松属树木的根际。 采集加工 药用菌核。7月至次年3月到松林中采集。 性味功能 甘、淡,平。益脾胃,宁心神,利水渗湿。 主治用法 治小便不利、水肿、腹痛、泄泻、淋浊、停饮,心悸、失眠等症。茯苓皮利水退肿。治全身浮肿、小便不利;赤茯苓行水、利湿热,治小便不利、淋浊、泻痢。用量:12~30克,煎服。 (5)灵 芝 Ganoderma lucidum (Lloyd ex Fr.)Karst. 形态特征 子实体中等至较大或更大。菌盖半圆形,肾形或近圆形,木栓质,宽1~15cm,厚0.8~1cm,红褐色并有油漆光泽,菌盖上具有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边缘薄,往往内卷。菌肉白色至淡褐色,管孔面初期白色,后期变浅褐色,褐色,平均每毫米3~5个,柄侧生,或偶偏生,长3~15cm,粗1~3cm,紫褐色,有光泽,孢子褐色,卵形,9~12μm×4.5~7.5μm。生于阔叶树伐木桩旁。 傈僳族药名音译 米其果。 别名 赤芝。 生境 生栎及其他阔叶树的木桩旁。 采集加工 药用子实体,秋季采收,收后晒干。 性味功能 淡,温。滋补强壮,安神解毒。 主治用法 治胃痛、神经衰弱、慢性气管炎,并能解菌毒。用量:9~12克,煎服。 (6) 桑 黄 Phellinus igniarius(L. ex Fr.)Qeul. 傈僳族药名音译 土尼米七。 生境 生杨、柳、桦、榉、栎及四照花、杜鹃等的树干上。 采集加工 药用子实体。全年可收,收后晒干。 性味功能 甘、辛,平。清热,滋阴,收敛,止血。 主治用法 治崩漏带下、血淋、脱肛泻血、妇人劳损、瘰疬溃烂、癥瘕积聚、脾虚泄泻。用量:6~30克,煎服。 (7) 雷 丸

文档评论(0)

xiwenx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