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代僧尼法号、师德号与“学位”称号考
以石刻文字资料为中心
张国庆
? 2012-09-03 10:38:56 来源:《民族研究》2011年6期
内容提要:石刻文字资料显示,辽代僧尼有“法号”,得自“具戒”时,之前用俗名;部分僧尼得法号之同时另取“法字”;僧尼同辈之“弟子”或“门人”的“法号”首字相同。辽代高僧名尼有“师德号”,师德之号由皇帝赐之,受赐条件为“德法双馨”;德高法重之“大师”、“大德”可由二字“师德号”晋升为四字“师德号”;一些高僧名尼在荣获“师德号”的同时,还会被“赐紫”及授俗官誉职,并荫及弟子和俗亲;师、德之号有差别,前者关注“学问”,后者侧重“寺业”;赐号程序是由“大德”而进“大师”,“师号”高于“德号”。辽代僧尼有“学位”称号,分不同层类,获得“学位”称号的基础是“专攻”之“术业”;“学位”称号有两类:一是“××法师”,一是“讲(业、念、诵、习)××××沙门(比丘、比丘尼)”;在第二类“学位”称号中,可依其首字之含义,分为高、中、低三个层级。 关 键 词:辽代 僧尼 法号 师德号 “学位”称号 作者简介:张国庆,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有辽二百余年间,佛教盛行,出家僧尼难计其数,寺庵僧尼有“法号”,高僧名尼有“师德号”,大多数僧尼还有与自己“所业”佛教经典相关的“学位”称号。以往国内外辽史学界对辽代佛教已有较多研究,成果亦较丰富,①然因记载辽代僧尼“法号”、“师德号”及“学位”称号的文献史料鲜见,石刻文字资料又极零散,故至今尚无人对此课题作专门系统之研究。②笔者不揣浅陋,钩沉出土之辽代石刻文字资料,拟对辽代僧尼“法号”、“师德号”及“学位”称号作些探讨。 一、“具戒”时所得之法号 “法号”,又称“法名”、“戒名”或“法讳”,僧尼出家“具足戒”(“具戒”)时由所礼之师起授。因为僧尼出家入寺,目的是学习佛法,以求自身脱俗以及度化众生,所以,在他们取得正式僧(尼)籍时,必须有一个区别于世俗之名的二字法号。辽代亦然。 辽代石刻文字资料中常见僧尼出家“具戒”时遵师命取得二字“法号”之记载。如天祚帝乾统四年(1104)的《安次县正觉寺传戒法师法性塔记》载:传戒法师出身于南京道河间邢氏之家,“礼正觉寺持念上人澄远为师,果蒙摄受,得服勤劳。讳承师训,因号法性,时届清宁二年,遇普度坛,具大乘戒”。③乾统六年的《为法遍造真言幢记》亦记载了法遍和尚出家“具戒”时取得法号的过程:“俗姓褚,礼天开寺□季如为师,年一十五岁,受具,训名法遍,年二十四。”(第560页)天祚帝天庆五年(1115)的《大安山莲花峪延福寺观音堂记碑》记载了燕京永泰寺恒策和尚遇“恩度”(“恩具”)得“法号”义从以及后来又改“法号”为恒策之事:“姓王氏,上谷矾山县新安人也。生有异表,幼而神俊,肄居宝峰寺崇谨为师。七岁遇恩得度,本名义从。幼岁曾伏二虎,百法为业。十六启进,后习性相,靡不圆通。永泰寺守司徒欲摄为资师,资道合方改今号(恒策)。”④辽代一些石刻文字中甚至直称僧尼“法号”为“具戒××”。如辽道宗寿昌二年(1096)的《寂照大师并门资圆湛身铭》题名中即见“具戒囿湛”、“具戒遵止”、“具戒遵一”、“具戒遵白”等。(续编第234页)进一步证明了辽代僧尼之“法号”确实是在“具戒”时获得的。 辽代佛教信徒在出家后、“具戒”前称沙弥或沙弥尼时是没有“法号”的,这在辽代石刻文字资料中也是有着明确记载的。如辽道宗清宁四年(1058)的《显州北赵太保寨白山院舍利塔石函记》题名中即见“沙弥平儿、猪儿”(第290页)。此“平儿”、“猪儿”显然都是他们出家前的俗名。辽道宗大安二年(1086)的《觉相等建经幢记》题名中见“大天庆寺东贤圣洞主、讲经律、护胜大德、沙门觉相,门资善赏,门资善规,门资善存,门资善信,门资善恤,门资善思,圆觉奴,九圣奴,三贤奴,七佛奴。”(续编第183页)该题名中的后四人“圆觉奴”、“九圣奴”、“三贤奴”和“七佛奴”显然不是“法号”,应是觉相和尚尚未“具戒”的沙弥“门资”。辽道宗大安六年的《上方感化寺故监寺澄方遗行碑》中见“建塔门人士隆、利生奴”(第422页)。这里的“士隆”应为某沙门之“法号”,而“利生奴”显然是另一沙弥在家时的俗名。辽道宗大安七年的《广宣法师塔幢记》亦见建幢人广宣法师“门徒三人,长曰金芝女,次曰思乡女,次曰天仙女”(第435页)。很明显,“金芝女”、“思乡女”和“天仙女”均是出家而未“具戒”、尚未取得“法号”的沙弥尼之俗名。辽道宗大安九年的《僧思拱墓幢记》记载了思拱的弟子中有尚无“法号”的沙弥和沙弥尼:“弟子五人:长特□习学华严经玄谈沙门文超,次讲唯识论沙门文惠,□(次)沙弥华严奴,沙弥□法奴,沙弥四儿。”(续编第211页)这里的“华严奴”、“□法奴”和“四儿”亦均是沙弥们的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简单的问^题做彻底-案例分析.ppt
- 建立刑事^司法案例指导制度的探讨(下).doc
- 建筑环境^心理学.ppt
- 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必修)试题.doc
- 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doc
- 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选修)试题.doc
- 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doc
- 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
- 江苏省苏^州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数学试题.doc
- 江西省2^014届高三4月联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