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3.3《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人教版必修三).docVIP

历史:3.3《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人教版必修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3.3《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人教版必修三)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汉字的起源及发展脉络,书法艺术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中国画的发展脉络及基本特征;京剧的发展历程、京剧艺术特点以及艺术家代表; (2)理解:书画同源和京剧形成发展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碑帖、历史比较、欣赏图片、欣赏戏剧等方法,了解中国书画和戏剧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体会国粹京剧的魅力; (2)汉字书画及京剧都是祖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我们要珍惜和弘扬古代优秀文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难点:理解中国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书画同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2008年8月8日晚,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万众瞩目中拉开大幕。这一刻,全世界数十亿双眼睛聚焦于北京“鸟巢”;这一刻,世界感受着美丽的“文化中国”。在开幕式演出“文字”一章中,表现活字印刷术的字模神奇地变换着图案的情景令人过目难忘。古老的汉字承载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在这一章的表演中,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汉字的魅力。那么,中国的汉字和印刷术是如何发展的呢?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起源: 图画文字→象形字的符号化→汉字 汉字源远流长。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汉字从距今三千多年的甲骨文字,一直到今天的现代文字,尽管在形体上、读音上或字义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在性质上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现代汉字是从古代汉字基础上逐渐演变、发展而来的。 我国古人常说“上古结绳而治”。 实际上在文字产生之前,结绳是一种用来记事的方法。我国的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图画文字”。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姜寨、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是原始文字的雏形。 后来,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至商朝,汉字已经形成完整体系。 2、文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分大篆和小篆)→隶书→楷书 ●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殷墟。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时代遗址。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 ●金文:金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 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钟鼎文 或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在汉文字发展史上,篆书是大篆由隶、楷之间的过渡。 ●隶书:隶书也叫“隶字”、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楷书: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 3、文字演变的趋势:总趋势是由繁到简,汉字字形 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4、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 (1)书法艺术发展的两个阶段: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从此,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2)书法的几种主要书体: ●楷书 特点:笔画详备,结构严整,是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 发展:①始于东汉。②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③唐代步入盛世,名家群起。 代表人物:魏晋有钟繇的《宣示表》和王羲之的《乐毅论》;初唐的欧阳询(欧体)、盛唐的颜真卿(颜体)、晚唐的柳公权(柳体);宋代黄庭坚、元代赵孟、明代文徵明、清代何绍基等。 ●草书 特点: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虽难于辨识,实用性不大,却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发展: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魏晋以来盛行不衰,名家辈出。 代表人物: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盛唐的张旭、怀素等。 ●行书 特点: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 发展:经过东汉至西晋约两个多世纪的演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d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