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2013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岳麓版.docVIP

(山东省济宁市2013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岳麓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济宁市2013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岳麓版

高三年级12月模块考试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这一言论出自先秦时期的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2、儒家“尊王”“忠君”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 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贵贱有序????????? B.荀子主张君舟民水,礼法并用 ???C.董仲舒倡行独尊儒术,天下一统??????? D.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反躬践实.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这些现象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 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B.“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C.“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D.“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5.南宋学者金履祥说:“国,天下之国;家,天下之家也。君之者,长之而已,固非其所得私也,况可以专其利以自私哉?”。 A.陆九渊 B.顾炎武 C.王守仁 D. 黄宗羲 6.顾炎武说:“窃叹夫百余年以来之学者,往往言心言性,而茫乎不得其解也。……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这段话表明顾炎武 A.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    B.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 C.提倡无研不信的为学方法  D.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 7.日本学者内藤湖南认为宋代的中国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下列哪些文化现象能佐证上述观点 ①印刷术的改进,推进了文化的普及工作 ②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③京剧、昆曲等剧种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④《清明上河图》等市井风俗画的出现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④ 8.老师介绍下边这幅古意盎然的书法艺术,内容以词的形式,描述作者 的心情,并要同学讨论其可能的时代。请问:何人的说法较为正确﹖( ) A、这是甲骨文,但商代以后不用,这应当是商代的作品 B、这是汉代的隶书,商代也没有纸张,这应当是汉代的作品 C、这是汉代的隶书,但汉代没有发展出词的文学形式,这应当是宋代的作品 D、这是甲骨文,但宋代对甲骨文并没有认识,这应当是民国初年的作品 9.下表反映的是16至17世纪中国与西方的科技成就,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西方科技都注重实验科学的研究 B.中国科技多是经验的总结 C.西方科技重视实验和规律的研究 D.西方科技属于近代科技范畴 10.1890年,梁启超自广东入京会试,返程途径上海,“从坊间购得《派环志略》读之,始知有五大洲各国”。这本质上反映出 A.南北方文明开化不平衡性的存在 B.中国近代印刷业发展的严重迟缓 C.现代地理知识在科举中极为缺失 D.中国感知世界文明的狭窄和迟钝 11.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之处在于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 C.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 D. 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12.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按此次序排列,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代表人物应该是 A.曾国藩——蔡元培——孙中山 B.孙中山——蔡元培——曾国藩 C.曾国藩——孙中山——蔡元培 D.蔡元培——孙中山——曾国藩 13、朱学勤认为,“(中国近代)现代化的过程需要一种新的……政治载体,……什么样的政治载体适合于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呢?实际上这是全民族的一个试错过程…

文档评论(0)

1983xuesh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