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应激相关障碍.doc
第三军医大学理论与实验课教案首页
第 24 次课 授课时间 2009年 10月9日 第1~ 2节课 教案完成时间 2009年10月02日
课程名称 精神病学 教 员 邓志宽 职 称 副教授 专业层次 医学影像五年制本科 年 级 2006级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第十章 应激相关障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应激相关障碍 基本教材、主要参考书
和相关网站 基本教材:《精神病学》第6版,郝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参考书:《Oxford Textbook of Psychiatry》third edition,Gelder 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网站:/;/wiki/Neurology 教学目标与要求:
了解心理应激源及其生理心理机制
理解应激的基本概念
理解急性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理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掌握急性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特点 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
1. 导课 5min; 2. 应激相关障碍概述 15min;
3. 急性应激障碍 20min; 4. 创伤后应激障碍 35min;
5. 小结 5min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心理应激障碍的基本表现
难点:急性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要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讲授式。
2. 教学手段:幻灯片、板书、草图、提问及讲解相结合。 教学组长审阅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教研室主任审阅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第三军医大学理论与实验课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教学方法手段
和时间分配 导课:
举5.12大地震后许多患者出现应激障碍的事例
第十章 应激相关障碍stress -related disorder
第一节 概述overview
一、概念
应激stress:各种刺激作用于个体,使生理和心理内稳态受到干扰,机体努力维持内稳态的过程。包括生理、心理、行为的序贯性变化。
二、机体应激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警觉期,或应激唤醒阶段。以生理反应为主,交感兴奋,应激激素增加,主要为皮质醇分泌增多。机体处于未适应阶段。
第二阶段:抵抗期。主要为心理的变化,心理防御开始启动。表现心身障碍的表现或轻微心理改变。机体表现为应激激素逐渐下降,保持恒定。
第三阶段:衰竭期。如果刺激持续存在或过强,持续的或反复的应激激素高水平或反复释放,导致免疫系统、循环、消化系统的损伤,诱发各种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心理生理的崩溃,出现诸多症状。
三、应激源
作用于个体,使其产生应激反应的刺激物。包括周围环境、个体内环境。前者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家庭、工作等环境。
四、影响应激反应的因素
应激本身:性质、强度、持续时间
个体素质:相对性质、相对强度、相对敏感性
五、应激的生理生化机制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
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自主神经系统(SAM) 觉醒度增高、警觉、焦虑增加。肾上腺素增高导致的全身反应。
其他:
下丘脑—垂体—性腺(HPA轴)
下丘脑—垂体—生长激素轴(HPA轴)
免疫系统和凝血系统
免疫系统:急性应激起增强作用;慢性应激起降低作用。
应激时血液粘滞度增加。
第二节 应激相关障碍
一、概述
(一)概念
应激源作用于机体产生应激反应,超过一定强度或作用超过一定时间,并导致机体产生社会功能和人际交往产生障碍时,称为应激相关障碍(Stress-related disorder)
(二)分类:急性应激障碍、PTSD、适应障碍
共同特点:
心理社会因素是病因
临床表现与刺激因素相关
病因消除,症状逐渐消失
预后良好,无人格缺陷。
二、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
(一)定义
也称为急性应激反应(acute stress reaction),以剧烈、严重的精神刺激作为直接原因,患者在受刺激后立即(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病,出现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异常表现(包括精神运动的兴奋或抑制)。如果应激源消除,症状历时短暂,一般1周内完全恢复。不超过4周。
(二)临床表现
症状多样、形式丰富,表现为非特异性精神异常及以应激内容为核心的精神异常两个方面。
1.非特异性精神异常:
初期:
茫然、麻木,意识范围狭窄、意识清晰度下降,定向困难,不理会外界刺激,自言自语,外人不能理解。
随后表现为:
精神运动性抑制:表现为警觉降低,思维、言语、行为较少,内容不正确。淡漠、反应迟钝或无反应、不言不语、木僵。
精神运动性兴奋: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金属工艺学 全套课件.ppt VIP
- 外研版(三起)(2024)三年级下册英语Unit 4《What’s your hobby?》第1课时教案 .pdf VIP
- Unit 4 What's your hobby 第三课时教案 2024-2025学年度 外研版英语三年级下册.docx VIP
- 老年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pptx
- 景区运营管理合作协议.doc VIP
- HGT21629-2021管架标准图图集标准.docx VIP
- 保健食品要掌握的全部基本知识【58页】.pptx VIP
- MDCG 2020-7 上市后临床随访 (PMCF) 计划模板中文版.docx VIP
- 基坑土方回填施工策划方案.doc VIP
- 半导体材料课件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