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蒸发[精选]
* 求总蒸发量 假设W1:W2:W3 x1,x2,x3 根据各效压降相等原则估算 P1/ P2/ 确定各效液相温度 算出D,W1,W2,W3 验核 验核与原假设是否相近 重新假设W1,W2,W3 是 按各效传热面积相等原则分配各效的有效温度差 计算各效二次蒸汽温度T1/ T2/ T3/ 由T1/ , T2/ 查 P1/ , P2/ 与原假设是否接近 由传热基本方程计算各效传热面积 比较各效传热面积是否相等或接近 否 重新分配各效温度差 是 结束 重新假设 P1/ P2/ * 5-5-3 多效蒸发的生产能力、蒸发强度和效数的限制 (1)蒸发器的生产能力和蒸发强度 蒸发器的生产能力可用单位时间内水分总蒸发量W来表示,而生产强度为单位传热面积的蒸发量( ),在三效蒸发器中,蒸发器的生产强度为 * (1)蒸发器的生产能力和蒸发强度 假设各效传热面积相等,即 ,不考虑温差损失及浓缩热等,且各效蒸发器的传热面积系数相等, ,由前面学过的我们可以知道, 、 、 相差不大,可近似认为相等, 即 则 * (1)蒸发器的生产能力和蒸发强度 真空蒸发:提高生产强度( )的途径之一是增大传热温差 ,提高加热蒸汽的温度或是降低溶液的沸点均可增加 。加热蒸汽的温度(及相应压强)受锅炉额定压强的限制,因此,在许多情况下,需要采用真空蒸发以降低溶液免遭破坏,并可利用工厂中低温的水蒸气作为热源。 缺点:但是,溶液沸点的降低使粘度增大,传热系数有所降低,此外,为维持真空操作须添加真空设备费用和一定量的动力费,这也是它的缺点。 提高 : 提高 的另一措施是提高 ,而 的主要取决于蒸发器的结构,操作方式和溶液的物理性质。合理的设计蒸发器结构以建立良好的溶液循环流动及时排除加热室中不凝性气体,经常清除污垢等均可提高 。 * 5-5-3 多效蒸发的生产能力、蒸发强度和效数的限制 由于 可以看出,蒸发设备的生产强度取决于 和 ,因此要提高 ,必须提高 和 。 (2)多效蒸发效数的限制 前面我们讲过,效数增多,设备的生产强度降低,而加热蒸汽经济性提高,因此,必须合理选择效数以便设备费和操作费之和最少。这是一个优化问题。 (3)多效蒸发计算 描述多效蒸发过程的参数很多,但各类参数之间受到一些基本方程的约束,这些基本方程可分为:物料衡算式,热量衡算式,传热速率式及物性函数式(如水蒸气性质,物料热焓及沸点上升等)。 * (3)多效蒸发计算 对于设计型计算,一般给定: 原料状态: , , 完成液浓度: 冷凝器温度与加热蒸汽温度: , 各效蒸发器的传热系数: 要求加热蒸汽用量: 每效传热面积: * 5-5-4 提高加热蒸汽经济程度的其他措施 (1)额外蒸汽的方法 不考虑同压力下蒸发潜热的差别,自蒸发的影响和热损失等次要因素,并假设进料是在沸点下进入,则可认为每1kg加热蒸汽的蒸发1kg水。以三效蒸发器为例,可推出(见图7-17) * (1)额外蒸汽的方法 水的总蒸发量: 或 推广至 效: 由上可以看出: ① 无额外蒸汽引出时, * (1)额外蒸汽的方法 ② 由于引出额外蒸汽而多消耗的生蒸汽量: 而引出的蒸汽总量为: 比较上面两式:可知, ,即引出额外蒸汽作为其它加热设备的热源所需补充的生蒸汽量小于引出的额外蒸汽的总量,这比从锅炉内引出生蒸汽作为其他设备的加热热源合算。 ,↑, ↓, ↓,只要二次蒸汽的温度能满足要求,即越后效引出越合算,蒸汽利用率越高,太后效引出的二次蒸汽没有用,因为 ↑, ↓, ↓,用途有限。 * 5-5-4提高加热蒸汽经济程度的其他措施 (2)二次蒸汽的再压缩(热泵蒸发) (3)冷凝水热量的利用(图7-19 ) * 将多个蒸发器连接起来一同操作,即组成一个蒸发器, 每个蒸发器称为一效,通入生蒸汽的蒸发器称为第一效, 利用地狱效的二次蒸汽作为加热蒸汽的称为第二效,以 此类推。由于各效的(除了最后一效)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