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州六月荔枝丹
教材概述
本文是著名科普作家贾祖璋写的一篇科普作品,准确、翔实地说明了荔枝的果形、果实、贮运以及荔枝的习性、产地、栽培史等。高度的科学性、鲜明的思想性、生动的文艺性、语言的准确性,这四者完美的统一,是这篇科学小品的鲜明特点。高度的科学性表现在作者能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纠正前说的谬误,还事物以真实面目。引用史实都有科学依据,对无法证实的问题,则不妄下结论。鲜明的思想性则表现在倡导科学求索精神。展望荔枝生产的前景,指出应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荔枝生产,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本文在平实的说明中穿插许多生动的描写,在精确的介绍中又大量引用古诗,相互融合,诗意盎然,情趣充溢。而精确无误的语言又表达了作者严密的思想。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整体把握课文,了解荔枝。理清作品脉络结构,能够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和材料。本文的教学难点是从文本研习入手,通过文章中的关键性语句去把握作者的科学精神。
思路方法
本课在组织教学时,首先应理清文章的思路,然后分析说明方法。大量恰切引用诗文资料是本文一大特色,要把引用的不同方法和对每一引用的具体作用的领会列为重点。
准确、简洁、平实、生动,这些都是说明文的语言要求。由于本文是科普文章、科学小品,语言在准确前提下,也格外生动形象。在体会其语言特色时,要避免或忽视其科学准确性,或忽视其生动形象性这两种倾向。
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1~2课时
三维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了解荔枝;理清作品脉络结构,能够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和材料。
2.分析课文的说明顺序,了解课文独特的说明方法。
第1课时
导语设计
宋仁宗绍圣二年四月十一日,宋代文学家苏轼在广东惠州第一次吃荔枝,对荔枝极尽赞美“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枝为先驱。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自此以后,苏轼还多次在诗文中表现了他对荔枝的喜爱之情,留下许多美好的诗句:“荔子几时熟,花头今已繁”“愿同荔枝社,长作鸡黍局”。荔枝是水果中的佳品,昔日的皇宫珍果,如今是寻常百姓的果品。也许有的同学对它陌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看看荔枝是怎样的一种水果。
推进新课
1.作家作品
贾祖璋,浙江省海宁县人,生于1901年,我国著名的生物科普作家。他撰写的科普读物主要有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学著作《鸟类研究》(1931);和别人合撰的六十万字巨著、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植物分类学专著《中国植物图鉴》(1937);《普通鸟类》《世界禽鸟物语》《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物素描》《碧血丹心》《生命的韧性》《生物学碎锦》。
贾祖璋的科学小品大多以绚烂多彩的自然界奇妙的生物为描写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内容充实,构思精巧,语言简洁洗练,文笔清新朴实。收入中学课本的有《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南州六月荔枝丹》(均选自《生物学碎锦》)。其中《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荣获了全国“新长征优秀科普作品奖”一等奖。
文体介绍:本文属于科学小品。所谓小品就是随笔之类的小文章,科学小品则是介绍科学常识的文艺性说明文,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
2.基础积累
(1)字音
啖(dàn)红缯(zēnɡ)瓤肉(ráng)醴酪(lǐ lào)
蘖(niè) 祠(cí) 绡(xiāo) 浸渍(zì)
勃发(bó) 莆田(pú) 龟裂(jūn liè)粗糙(cāo)
贮藏(zhù) 谚语(yàn)信息筛选一、题解:作者为什么不直接用“荔枝”作为题目,而用文中之标题?
明确:“南州六月荔枝丹”短短的七个字,包含了荔枝的生长地域、成熟的时间以及鲜明的色泽,以这句话作为标题,能激发人们丰富的联想;并且它是引用明朝诗人陈辉《荔枝》中的一句诗,具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同文章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比用“荔枝”作标题要好。本文属于科学小品。“小品”,就是随笔之类的小文章。“科学小品”,则是介绍有关科学常识的文艺性的说明文,它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具有一定的文学情趣。这种文章,知识性强,既有一般说明文简明准确、条分缕析的特点,又有清新诱人的诗意;既寄托着作者的深情,又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二、浏览课文,逐节概括,分别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明确:(一)主要说明荔枝果实的形态特点。(第1~10段)
1.从对小学时学过的《荔枝图序》质疑写起,引出下文。(第1段)
2.荔枝的形态特点(第2~9段)
①荔枝的外部形态(第2~5段)
A.荔枝外壳构造B.荔枝外壳的颜色
C.荔枝的形状 D.荔枝的大小及重量
外形:外壳—颜色—形状—大小
②荔枝的内部构造(第6~9段)
A.荔枝的壳膜 B.荔枝的果肉
C.荔枝的贮藏 D.荔枝的果核
果实:壳膜—瓤肉—特性—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重庆)【5年高考3年模拟】(重庆地区)201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doc
- (重庆)【5年高考3年模拟】(重庆地区)201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十六 文学类文本阅读.doc
- (重庆)【新课标】(重庆地区)201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十七 高考作文全景透视.doc
- (重庆)【新课标】(重庆地区)201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十三 古代诗歌鉴赏.doc
- (重庆)【重庆专用】2016届高考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 专题10 仿用和变换学案.doc
- (重庆)【重庆专用】2016届高考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 专题17 实用类文本特点及阅读技巧学案.doc
- (重庆)【重庆专用】2016届高考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 专题9 表文转换学案.doc
- (重庆)重庆市2016届高三英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
- (重庆)重庆市永和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语文综合测试题(一) Word版含答案.doc
- (重庆试题)重庆市万州二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卷.doc
- (公用)2015年高中语文 景泰蓝的制作教案 苏教版必修5.doc
- (公用)2015年高中语文 渔父教案 苏教版必修5.doc
- (公用)2015年高中语文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教案 苏教版必修5.doc
- (公用)2015年高中语文 逍遥游(节选)教案 苏教版必修5.doc
- (公用)2016届高三英语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与总结):it的用法.doc
- (公用)2015年高中语文 项脊轩志教案 苏教版必修5.doc
- (公用)2016届高三英语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与总结):主谓一致.doc
- (公用)2016届高三英语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与总结):介词及介词短语.doc
- (公用)2016届高三英语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与总结):代词.doc
- (公用)2016届高三英语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与总结):倒装句.doc
最近下载
- 2025版《煤矿安全规程》宣贯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5年中国石油数智研究院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60人笔试上岸历年真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变电所改造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 欧洲标准化委员化BS EN 10283 - 2010.pdf VIP
- 2025年中国石油数智研究院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pdf
- 期末模拟质量检测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docx VIP
- 山东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 城市规划设计计费(2004)中规协秘字第022号.pdf VIP
-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MySQL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关爱困境儿童让爱守护成长PPT模板.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