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南民歌2

这一特点与以级进为主的旋法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3.2.3主属移宫 在民歌中,移宫转调是常见的旋律对比手法,常以4为1的宫转入下属调,相比之下,主下属的移宫显刚性,而主属移宫显柔性。苏南民歌以柔性见长,它的转调自然大多是主属之间的移宫。如苏州民歌《姑苏风光》“大九连环”中的片断旋律: 谱例12: 这首民歌前移属D宫调,通过间奏的过渡,转入以7为3的5宫属调(A宫调),旋律委婉,感觉柔似轻纱。以上四点是互为条件密不可分的,又以第一点为基本特点。如果我们独立地看其中某一个特点,并不一定只在江南民歌中存在,只有综合起这几点才能显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江南民歌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特点外,为了表现它的柔性特点,还有许多别的表现手法: 第一,民歌的速度大多处理成中速或中速偏慢。因为一般来说,快则刚,慢则柔。这样使每一个单位拍内连接较多的乐音,旋律跌宕起伏,婉转悠扬。如《孟姜女》中的一段旋律: 谱例13: 这中间用慢速处理,较多地出现十六分音符,甚至三十二分音符,生动地表达了孟姜女愁肠百结,柔肠寸断的情丝。很少用不稳定的切分节奏,从而在节奏上给人以平稳、柔和的感觉。 第二,倚音和波音的装饰处理起到软化作用。在歌曲中,我们为了将音调唱得更细腻动人,常采用的方法是用装饰音去处理骨架音。苏南民歌中常添加倚音和波音来软化旋律线条,更传神地表现出吴语方言的美感和曲折音调的柔和性。如《蝴蝶飞来又飞去》的旋律: 谱例14: 第三,延伸扩展乐句,达到优美、抒情的目的。如《江湖浪》中的一段柔情缠绵的旋律: 谱例15: 第四,用“鱼咬尾”的方式来发展音乐,这种手法在苏南民歌中较多见,它使乐句与乐句之间温和,柔润,无跌宕起伏之感,旋律朴实而柔美。如苏州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 谱例16: 四、江南民歌形成原因 4.1各种因素对文化艺术个性的影响 总的说来,在我国境内,政治制度、哲学、伦理、宗教等各种因素对各地区的人们的影响是大同小异的。大同者,中华民族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社会,儒家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所提出的“三纲五常”伦理秩序深入人心,一向要求人们顺应自然、服从礼仪、克制情感、节制欲望、乐天安命,以求得生活的和谐,社会的祥和,甚至发展到“存天理,灭人欲”的地步。与此相配合的,还有佛教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道教的鬼神惩戒,善恶感应;凡此种种上层建筑及其意识形态,都极大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久而久之,形成了人们恪守礼法,顺从怯懦,温和谦让,避祸求安,因循守旧,迷恋传统的文化心理特征,这是中华民族所共有的。小异者,则由于地域的不同,有的地区离封建统治中心近,禁锢更甚,影响更深;有的地区“天高皇帝远”,难免有些鞭长莫及,照顾不周;有的地区人口密集,交通发达,历来为封建统治者所重视,刻意经营,决不掉以轻心;有的地区地广人稀,交通闭塞,则常常会眼开眼闭,听之任之。从这个角度上说,吴越地区的情况正处于中间状态。比起中原地区来,这里所受封建礼教的桎梏要适当轻些,比起西南、东北等边远地区来,这里的人们所要遵循的种种“规矩”毕竟又要多得多。因而表现在文化心理个性上,吴越地区比中原地区要开放、自由、随和、浪漫一些,而比起西南、东北等边远地区来,则又较为循规蹈矩,多一些温文尔雅,细腻精美,而少一些粗犷豪爽,激越奔放。 4.2 生产力发展水平 熟悉吴越地区历史的人都知道,吴越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在史前时期并不低于中原。但由于种种原因,自有文字记载之来,这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中原人称之为蛮荒之地。吴越地区的生产经济也确实落后于中原。然而,由于这一带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毕竟十分适宜于经济开发,又由于历史上几次大移民,大大加强了吴越人征服自然的能力,吴越地区的生产力水平终于又迅速得以提高,到明清之际,就已经出现领先的趋势了。明朝后期,吴越地区的丝织业中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由于经济繁荣,这一带的大城市日趋繁荣,小城镇星罗棋布,读书人越来越多,文化娱乐遍及城乡,也就是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势必造成文明水平的提高。 一般说来,文明水平较高的群体,其情感世界往往会比文明水平较低的群体更复杂些、丰满些。但是随着文明水平的提高,教养、礼仪、规矩等因素也随之得到加强。于是人们内心骚动时的情感渲泄也势必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循规蹈矩”的意思。反之,文明水平较低的群体,则习惯于随心所欲,毫不隐瞒地渲泄他们的情感冲动。虽说他们也受习俗、禁忌的制约,但毕竟较少人为的规矩。这就是说,文明水平较高的群体由于有较强的控制自我情感流露的能力,所以一般往往追求规范、含蓄、雅致;同时又无可奈何地暴露出一些着意雕琢的缺陷,不够豪爽、雄浑。而文明水平较低的群体,则由于缺少这种控制自我的能力,往往喜欢直接地、随意地渲泄他们的情感,于是就在文化艺术心理上呈现一种祖犷、豪放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