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宋临济宗石霜楚圆及其禅法思想
宗 性
内容提要:楚圆对北宋时临济宗的复兴作出过重大贡献,在宋代禅宗史上有相当的分量。然学术界历来对楚圆相关情况的研究都十分薄弱。
本文通过楚圆的语录及传记等文献,在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楚圆一生参访弘法等活动,语录的编辑及现存情况,主要弟子的活动情况作了简略的介绍。
并重点综合而概括性地考察了楚圆的禅法思想。楚圆在禅法教学中,主张佛性不离觉悟现前一念是参禅达到觉悟解脱的依据,而参悟禅法的方法就是不执著语言文字,这种禅法的觉悟是不能离开日常生活的,这些主张,构成了楚圆禅法思想最重要的部分。与此同时,楚圆在禅法传播中,还表现出兼容并蓄的圆融风范和宽阔气度,并对修禅外缘——护法作出了充分肯定,这些见解也成为楚圆禅法思想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文章还对楚圆的后世影响作了比较性的分析,指出楚圆对北宋临济宗复兴的贡献和地位不容忽视。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楚圆及其主要弟子
第一节 楚圆简历
第二节 关于《楚圆语录》
第三节 楚圆的主要弟子
第三章 楚圆的禅法思想
第一节 参禅达到觉悟解脱的依据
——佛性不离觉悟现前一念
第二节 参悟禅法的方法
——不执著语言文字
第三节 禅悟不离日用生活
第四节 学习禅法必须兼容并蓄
第五节 传播禅法的外缘——护法论
第四章 楚圆的后世影响
第五章 结语
附录(一) 《石霜楚圆禅师语录》
赐紫小师慧南重编
宗性点校
附录(二) 《慈明(楚圆)禅师传》
宋慧洪撰
宗性点校
北宋临济宗石霜楚圆及其禅学思想
第一章 绪论
中国禅宗自弘忍(601-674)以后,遂分成南北二宗[1]。南宗在唐朝后期迅速传播逐步走向社会,不断扩大影响,最终发展为中国禅宗的主流。南宗到唐末五代时期,又形成五家流派。其中,从南岳怀让(677-744)的法系形成临济宗、沩仰宗,从青原行思(?-741)的法系形成曹洞宗、云门宗和法眼宗。这五家流形成前后历时近一百年左右[2]。自禅门五家流形成以后,中国禅宗的传播和发展进入五家迭兴,相继盛行的时期。
禅门五家入宋以后,其传播和兴盛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如明教契嵩(1007-1072),在其从《传法正宗记》一书中,对禅门五家在北宋时期传播和兴盛的情况作了记载,他说:
正宗自大鉴(慧能)传既广,而学者遂各务其师之说,无不出于是易焉。竟自为家,故有沩仰者,有曹洞者,有临济者,有云门者,有法眼者,若此不可悉数。而云门、临济、法眼三家之徒,于今尤盛,沩仰已熄,而曹洞仅有,绵绵然大旱旱引孤泉[3]
契嵩首先指出,禅门五家都是源于慧能(638-713)的法系,只是后世禅法学人,各奉老师的学说而形成不同流派,于是有五家流派的形成。除了五家流派外,其实还存在许多他没有影响的流派。而这些不同的流派,到契嵩所处的时代,其传播和兴盛的情况是,云门、临济、法眼三家十分兴盛,而沩仰一家已断绝不传,曹洞一家也只是勉强维持法系。
契嵩是云门系的禅僧[4],一生活跃在北宋时期。其《传法正宗记》一书于嘉祜六年(1060)上进宋仁宗[5]。这说明,此书于1061前就已完成。因此,契嵩对禅门五家的记载应是1061年以前的情况。但是,在契嵩以后,禅门五家的传播情况又发生了变化。沩仰宗仍是绝而不传。曹洞宗仍保持局面,其传播和影响十分有限,仅有云居道膺(?--902)一系维持法系,但始终绵延未绝。契嵩所见十分兴盛的三家,传播情况也发生了变化。法眼宗虽在宋初曾盛极一时,但到永明延寿(904-975)以后,便衰落不振了,到了宋中期,法脉便断绝不传了。云门宗在北宋时十分盛行,其传播和影响从南方地区延伸到了北宋的政治文化中心——开封[6],足见云门宗的影响,这是契嵩所见到的情况。但云门宗在南宋时期也逐渐衰落而不传了。唯临济一宗,虽从临济义玄(787-866)以下,影响并不大,处于寂寞无闻的境地,仅靠兴化有奖(830—888)一系维持法系。但这种情况到了临济下五世洛阳善昭(947—1021)便有了改变,到临济下六世石霜楚圆(986—1039)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改衰落微势的局面而十分兴盛。这种兴盛的形势不断延续,一直到南宗时期,临济一宗最终发展成为禅宗的主流。
临济一宗能在北宋时期逐渐兴盛起来,并在南宋时期成为禅宗的主流,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宋朝诸帝,从宋太祖开始,均多信佛,度僧建寺[7],习禅修道[8],支持译经[9],使倾于衰落的佛教重新焕发生机。使佛教在经受唐武宗会昌法难[10],五代战乱及周世宗法难[11]以后,由于宋朝诸帝的保护及推行,又恢复隆盛。在这种佛教大的复兴机遇下,无疑会给临济宗的兴盛带来转机,提供社会保障。其次,在宋代,士丈夫乐禅之风的盛行,也为禅宗的兴盛扩大了社会影响。象北宋时期的杨亿、李遵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