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1次课(总第21、22节) 明代文学 绪 论 明代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开国,到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1644)自缢,前后共计277年。 在元代文学新变的基础上,明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呈现一种波浪形的态势。这大致可分成两个阶段:嘉靖(1522-1566)以前为前期,此后为后期。 前期: 元明之际,社会动荡,形成一股崇拜英雄的思潮,涌现了一批精神上比较解放且富有时代使命感的文人。文学作品在崇尚酣畅雄健的阳刚之美时,常常浸透着作者深沉的忧患意识。以《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的编著,南戏的中兴和宋濂、刘基、高启等诗文作家为代表,在文学创作领域出现了一时繁华的景象。明初经济的复苏,人民生活的相对安定,使士人的忧患意识逐渐淡化;而思想文化上的专制主义和特务统治,又平添了创作上的不安全感。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精神贫乏,欣赏一种平稳和谐、雍容典雅的美,因此,小说、戏曲的创作受到限制,文学创作走向贵族化、御用化而滑入了低谷。 后期: 明代中叶,随着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思想控制的松动,文学逐渐走出了沉寂的局面,特别是在嘉靖以后,很快地由复苏而大踏步地向前迈进。这时的文学创作突出了个性和人欲的表露;此外,叙事文学的全面成熟,各体文学语言的通俗化,以及流派意识的自觉,也都充分显示了文学正在有力地向着近代化变革。 这场变革的标志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的刊刻和风行,《西游记》和《金瓶梅词话》的陆续写定和问世,兴起了编著章回体通俗小说的热潮;戏曲方面,从传奇体制的定型和昆腔的改革,到汤显祖写出“临川四梦”,戏曲创作出现了又一个高峰;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白话短篇小说繁荣;诗文方面,出现了唐宋派、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等派别,从不同角度为文学变革作出了努力。 总的说来,明代中期以后,文学急剧向着世俗化、个性化、趣味化流动,从内在精神到审美形式,都鲜明而强烈地打上了这种转变的色彩。 第一章 《三国演义》 第一节 常识问题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三国演义》的成书、作者与版本 成书过程 《三国演义》写东汉末年至西晋统一首尾共九十七(184-280)年间的历史故事。是以《三国志》与裴松之注所提供的史料为基础,融汇并吸纳民间文学营养,经作家再创作而成书的。 三国故事在隋代就已出现,据杜宝《大业拾遗记》载,隋炀帝看水上杂戏,就有曹操谯(qiáo)水击蛟,刘备跃马过檀溪等内容。李商隐《骄儿》诗中说:“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可见到晚唐,连儿童也熟悉三国故事。 两宋时期,三国故事又有广泛传播,苏轼《志林》中记载了“涂巷小儿”听说“三国故事”的情景。张耒《明道杂识》中也有“京师富家子”观看三国“影戏”的反映。《东京梦华录》卷五载:讲史中已有“说三分”科目,还出现了专说三分的艺人霍四究。 元代的杂剧作家把三国故事搬上舞台,现在能看到的三国剧目约有四五十种,但流传下来的很少。元至治年间(1321-1323)刊行的《全相三国志平话》是元代说三分艺人的底本,它保存了宋元以来流行的三国故事梗概,内容也受史传影响,但情节荒诞,文字粗疏,把三国纷争归结为冤冤相报的因果循环。 在《三国志》及长期的、众多的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罗贯中以前无古人的创造性思维,完成了这部至今也难以超越的长篇历史小说。 作者:关于罗贯中的籍贯、生平、思想、创作等状况,因缺少详尽确凿的第一手材料,至今难有定说。下面作几点提示: 籍贯:关于罗贯中的籍贯,历来有四种说法: 杭州人、即钱塘人;庐陵人,即现江西吉安人;东原(现山东东平)人;太原(今山西太原)人。 近六、七十年间,由于《录鬼簿续编》(元末明初无名氏所编,也有人认为是贾仲明所编)的被发现,学术界大都认定罗贯中为“太原人”:“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1364)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所终。”鲁迅信从此说,其他很多学者和文学史本子均从鲁迅之说。 近十几年间,“东原说”又有崛起势头。 生平: 罗贯中生卒年不详,据鲁迅考证,大约生活在1330-1400年之间(《中国小说史略》),也有人推断当生活于1310-1380前后(或1315-1385之间)。 明人王圻《稗史汇编》一条目记载罗贯中“有志图王”,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说他是施耐庵的“门人”,清顾苓《塔影园集》说罗贯中曾“客霸府张士诚所”。都不知是否可靠。 罗贯中是否《水浒传》作者或作者之一? 关于罗贯中对《水浒传》的著作权,历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水浒传》为罗贯中所撰;一说《水浒传》是罗、施二人合撰。 罗贯中的其他著作 《三国演义》、《水浒传》之外,罗贯中还创作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PRA 4000.9-2025 文化数据服务平台技术要求 第9部分:运维管理系统.docx VIP
- 2025年部编六上语文《草原》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pdf VIP
- 《直播电商基础与实务》-教案 项目8直播电商平台运营实战-教案.doc
- 抗凝药物临床应用指南.pptx VIP
- 学堂在线《医学科研设计》作业单元考核答案.docx VIP
- 庞加莱猜想证明概述.pdf VIP
-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9年级上册化学全册课件.pptx
- 药物化学 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 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 电子教案.doc VIP
-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教案.docx VIP
- 2024年山东成人学士学位英语考试真题解析 .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