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社会学[精选]
经济社会学 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盛志宏 电话 邮箱:shengzhihong01@ 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 经济学与社会学之间:经济社会学的定位问题 第二章 理性选择理论 第三章 制度经济学派 第四章 社会资本理论 第五章 经济社会转型理论 第六章 论文研读 1、(美)贝威廉、贝丹尼 《关于性别与努力的故事:社会科学对谁为钱而努力工作的叙述》 2、汪和建,《自我行动的逻辑:理解新传统主义与中国单位组织的真实的社会建构》 参考文献 1、高和荣,《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学理论述评》,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2、汪和建,《经济社会学——迈向新综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3、朱国宏、桂勇,《经济社会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4、(美)莫洛·F. 纪廉、南德尔·科林斯等编,姚伟译,《新经济社会学:一门新兴学科的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5、刘少杰,《经济社会学的新视野——理性选择与感性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6、(美)斯梅尔瑟、(瑞)斯威德伯格,《经济社会学学手册》,华夏出版社,2009年 第一章 在经济学与社会学之间——经济社会学的定位问题 第一节 经济学及其发展 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学研究人类和社会如何选择使用自然界和前辈所提供的稀缺的资源。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为什么?这一结果如何?能否改善这一结果?”(美)K. E. 凯斯 二、经济学的发展 (一)古典经济学(17 世纪中期——19 世纪 70 年代) 1、1776年 (英)亚当·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市场机制理论:市场是“看不见的手”,个人追逐自身利益的行为会促进社会利益 2、1817年 (英)大卫.李嘉图 《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 劳动价值理论:全部价值都是由劳动生产的,工资由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利润是工资以上的余额,地租是工资和利润以上的余额 (二)新古典经济学(19 世纪70年代——20 世纪 30 年代) 1、1871年 (奥) 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 1871年(英) 杰文斯 政治经济学原理》 1874年瓦尔拉(法)《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 边际效用理论:价值是由人的主观偏好(效用)决定的 2、1890年 (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均衡价格论:市场具有自发调节的作用,均衡价格使得供需双方均得到满足,资源实现最佳配置 (三)现代经济学 (20 世纪 30 年代至今) 1、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1936年 (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用“看得见的手”去干预“看不见的手”:以国民收入为中心、由政府干预经济以保证充分就业、避免经济危机。 2、新古典综合学派 1948年(美)萨缪尔逊《经济学》 将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经济理论与分析方法同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及分析方法综合在一起,对凯恩斯经济学说进行了重要的补充和发展。 3、货币主义学派 1976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米尔顿 ?弗里德曼 经济不稳定是由于货币供求出了问题,只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实行货币自由放任制度,就不会产生经济危机。政府的最佳选择是稳定货币的供应量,使货币的增长率等同与经济的增长率。 4、理性预期学派及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说 1961年(美)约翰·穆斯 《理性预期与价格变动理论》 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货币主义都把公众的心理预期、预期结果排除在外,这种情况下一国的财政政策就不可能真正发挥作用。经济现象与社会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必须作为有机整体进行考虑。 5、新制度经济学 1937年(美)科斯《企业的性质》发表为标志,理论发展的代表人物有:哈耶克、布坎南、科斯、诺思、维克里、斯蒂格利茨、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三个假定 (1)人类行为动机是双重的:财富最大化、非财富最大化 个人非财富最大化行为的四种动力: 爱、团结和其他利他主义思想,在家庭、小部族和朋友之类的小群体起作用; 受到胁迫和威胁; 预期为别人做事可以产生对自己有利的副效应; 心理上得到满足或至少良心不受责备。 (2)人与环境的关系,即有限理性 (3)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即人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求更大利益的行为倾向 第二节 社会学及其发展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人与社会的关系 二、社会学的发展 (一)古典社会学理论 孔德、斯宾赛、迪尔凯姆、齐美尔、韦伯 (二)现代社会学理论 功能主义理论、社会冲突论、社会交换理论、符号互动论、现象学社会学、常人方法论 (三)当代社会学理论 新功能主义、沟通行动理论、结构化理论、实践社会学理论、理性选择理论、互动仪式链理论、后现代主义社会理论、后现代主义社会学 第三节 经济学与社会学异同 一、社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丽声指南针英语名著分级读物Little Red Riding Hood小红帽 教学设计.docx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游泳比赛成绩册(编排系统版).pdf
- 数字温度计设计论文分析.doc
- 国开(河北)2024年《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1-4答案.docx
- 陕西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策略讲座.ppt
- 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高三质量监测(二)英语含答案解析.docx
- 中国肝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pptx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财务年度审计服务项目公开招投标书范本.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