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课程[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继续教育课程[精选]

1、《论语》与修身智慧 1.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正确 2. 先秦儒学着重个人自身的努力,而非外在的条件。 正确 3. 儒家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 正确 4. 自先秦时期始,儒家学派逐渐成为在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学派。 错误 5. 《周礼》亦称《周官》或《周官经》,是法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错误 6. “孝”是儒家文化和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本源。 正确 7. 儒学“仁礼一体”的体系中包含了法的内容,法的作用主要是预防犯罪,礼的作用主要是惩罚犯罪。 正确 8. 新儒家的学说被称之为“新儒学”,它是中国现代文化保守主义的主要思想代表。 错误 9.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 正确 10. 儒家的“德治”主义,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正确 11.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秦朝所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 错误 12. 《论语》是( )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儒家 13. 孔子学说的中心思想为( ),孟子学说的中心思想为“义”。 仁 14. ( )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孝悌 15. 诸子百家是对( )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 春秋战国 16. “克己复礼”中“克己”的涵义,是指要克制自身存在的一些不合乎社会规范的 道德性 17. 评价一个人对社会做出贡献的标准分为外在和内在两类,其中不属于外在标准的是 道德 18. 要想真正达到人格的最高境界,应先超越(社会)影响的层面。 19.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孔子)的性善论比较。 20. 中国人历来认为,在“孝、德、仁”这三个境界中,(孝)是根本。 21. 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六种基本才能,称为“六艺”,其中不包括(辩)。 22. “礼”是调解人际关系、族际关系、国际关系等等各种关系的 具体方式 23. 中华民族古谚云:“百善(孝)为先。” 24. 中国历史上的人性善恶论大致可分为四类。其中,西汉著名思想家杨雄的观点是 性善 25. 道德修养高低与人性心理发展程度的关系是(不确定)。 26. 春秋末期楚国军事家沈诸梁,因其被封到古叶邑为尹,故史称“叶公”。此地今属(河南)省地界。 27. 王孙贾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当权大夫。 2、 《孙子兵法》与战略管理(上) 1. 孙武不仅反对以天命论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 而且反对以主观感情去决定战争的主观唯心主义。 正确 2. “兵因敌而制胜”, 是孙武在《九变篇》中提出的一个十分著名的原则, 对于战争中尊重客观实际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做了很好的概括。 错误 3. 孙武在《孙子兵法》中丝毫没有宣扬战争崇拜武力的思想。正确 4. 中国兵学的研究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即十分发达. 正确 5. 《孙子兵法》一书是我国最早也是最杰出的一部兵书。 正确 6. 《孙子兵法》其所探究的部分限于军事层面。 错误 7. 《孙子兵法》一书应出自一人之手,不是集体的创作,也非语录,整本书有完整的思想体系。 正确 8. 孙武认为国家应不断发动战争,以战养战,才能使人民和军队具有高度的忧患意识。 错误 9. 《孙子兵法》之所以能够流传长久,且为历代兵家良将所推崇,就在其不仅教人如何去做,更教人如何去想。 正确 10. 《孙子兵法》的作者为孙膑。错误 11. 孙武在分析胜败因素时指出(道)是第一位的. 12. 《孙子兵法》写成的时代约在(春秋)时代 13. 孙子所处的时代约与(孔子)同期。 14. 《孙子兵法》共计有(十三)篇。 15. 孙子所提出之(智信仁勇严)为我国军人的武德典型。 16. 外国最早研究《孙子兵法》的是 日本 17. 孙子认为与敌作战之成败关键,取决于(开战前之先胜部署),才能达到制敌机先的目标。 18. 孙子的主要成就在(立言)。 19. 《孙子兵法》传入欧洲的时间是(十八世纪中叶)。 20. 孙子在(《虚实篇》)中提出了“致人 而不致于人”的著名论断。 21. 孙子是(齐)国人。 22. 《孙子兵法》是公元前512年由孙武向(吴王)阖闾献出的一部军事著作。 23. 《虚实篇》解决的是(做什么)的问题。 24. 毛泽东十大军事原则中的“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这一原则讲的是(攻守)。 25. 我们在工作中不易贪大求全,应该遵循先易后难,渐进式解决问题的路径是《孙子兵法》中的(虚实)原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