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绩溪ppt[精选]
绩溪简介 绩溪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徽州六县之一,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被称为“徽厨之乡”,“无徽无成镇,无绩不成街”。绩溪县西与黄山区、歙县、旌德县接壤,东与浙江省临安市交界,南与歙县相连,北与宣城市宁国市、旌德县毗邻。为低山丘陵山区,西部为黄山支脉,东部为西天目山脉,主要山峰皆在千米以上。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的祖籍地,08年奥运火炬的传递点,2007年3月18日被国务院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目录 地理位置 行政区划 县名由来 历史沿革 自然条件 经济发展 绩溪名人 绩溪文化 绩溪大事记 地理位置 绩溪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东与浙江省临安市交界,西与黄山区(原太平县)、歙县、旌德县接壤,南与歙县相连,北与宁国市、旌德县毗邻,东西长59.5千米,南北宽42千米,总面积1126平方千米。总人口约17.9万人(2008年)。 县名由来 “绩”,有缉麻线的含义。“溪”,为山间流水。县处宣徽之脊,境内山溪,交错萦流。《元和郡县志》:“县北有乳溪,与徽(亦作翚)溪(今翚溪河)相去一里,并流离而复合,有如绩焉。因以为名。”《方舆志》:“临溪石,在县北三里(今高迁乡浣纱溪)溪岸上,其方二丈,其平如砥,溪水甚宜浣纱。数里妇女悉来浣纱,去家既远,遂绩其旁以守之。春时多丽服,群绩于此,虽不浣纱者亦会绩焉。县名亦兼此义。” 县名由来 “溪”,亦作溪,清嘉庆《绩溪县志》从县印写作溪。民国县印亦作“溪”。16年(1927)改铸县印写作“溪”,沿用至今。 绩溪县创始于唐永泰二年(766年)。县名据境内山溪氵萦洄的地理特征命名。山川风貌以黄山余脉自西南至东蜿蜒伸展形成徽山横亘县境,将绩溪境分成岭南、岭北地区,河溪交错,大多注入新安江,俯瞰境内河流“交流如绩”而名绩溪。史籍也均持此说。如《元和郡县志》说:“此县北有乳溪,与徽溪相去一里并流,离而复合,有如绩焉,因以为名。”《太平寰宇记》说法也一致:“以界内乳溪与徽溪相去一里,回转屈曲并流,离而复合,谓之绩溪,县因名焉。”《读史方舆纪要》也说:“以界内溪水交流如绩而名。”以上说法均以水交织而为县名。 县名由来 另一种说法是以罗愿《新安志》为代表,称:“临溪水源出县北三十里,又名乳溪。……《方舆记》云,临溪石在县北三里溪岸上,其方二丈,其平如砥,溪水甚宜浣纱,数里妇人悉来浣纱。去家既远,遂绩其旁以守之。春时多丽服,群绩于此,虽不浣纱者亦会绩焉。县名亦兼取此义。”《太平寰宇记》在肯定第一种说法后,也介绍了此说:绩溪县“有临溪石,在县北三里,临溪岸,方圆二丈,其平如砥,溪水甚宜浣纱。数里内妇女悉来浣纱,去家既远,遂于石上绩而守之。每春花始布,花柳交映,多艳妆丽服群绩于此,虽不浣纱者亦有从而会绩焉。又曰其县名绩溪,亦兼取绩之义也。”以上是说以临溪石上绩纱而名。但以今景观之,此景已无,还是以第一种说法为正。 还有一种说法是以《清史稿·地理志 》与第一种说有区别,是说县名以县城华阳镇东有“绩溪”,源出杨溪,“与徽水交流如绩,县名日方此。” 历史沿革 1949年10月1日建国,绩溪县仍属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徽州专区。 1956年1月12日,撤销徽州专区,绩溪县改属芜湖专区。5月6日,绩溪县人民政府改称县人民委员会。 1959年3月22日,绩溪县增领原属旌德县的行政区域。 1961年4月7日,绩溪县复属徽州专区。12月15日,恢复旌德县,绩溪县仍今唐宋以来旧域,属安徽省徽州专区。 1968年8月5日,成立绩溪县革命委员会。 1981年4月27日,绩溪县革命委员会改称绩溪县人民政府。 1987年11月27日,绩溪县改属宣城地区,至今未变。 自然条件 绩溪是一个含中山的低山丘陵区,处黄山支脉和天目山支脉结合部,俗称“宣徽之脊”。最高处清凉峰海拔1787.4米,最低处临溪镇江村环村海拔125米,县域海拔171米。岭山脉绵亘中部,分县境为南北两部分。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均温15.9℃,无霜期233天,年降水量1500毫米。主河道登源河、扬之河、大源河各长40余公里。据测算,水能资源可开发量为2.3万千瓦。境内矿藏已探明39种,主要有金、银、铜、钨、钼、铅、锌、砩石、石煤等。其中钨矿储量达40780吨;石煤储量13.96亿吨,位居全省榜首。 自然条件 野生植物资源,已查明150多科, 1320余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27种,省、地方保护的20余种,主要树种有杉木、马尾松、黄山松、青岗栎;还有桑、茶、油桐、油茶、山核桃等经济林;竹类分布较广,主要有毛竹、元竹等。药用植物,有贝母、黄莲、白术、丹参、山茱萸、茯苓、七叶一枝花等600多种。 经济发展 绩溪,是全国科技先进县、农村电气化县和造林绿化百佳县,县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现有耕地1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