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聚乙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聚乙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精选]

聚乙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CARBOWAX(TM) 聚乙二醇 300 生效日期:2003年5月2日 北京国人逸康科技有限公司(仅以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为目的)希望您通读整个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除非您的使用条件要求必须采用其他合适方法或措施,否则请遵照此文件列出的预防措施使用。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聚乙二醇?化学品英文名称:polyethylene glycol?中文名称2:英文名称2:PEG技术说明书编码:1312CAS No.:25322-68-3?分子式:[C4H10O3]n分子量: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聚乙二醇 025322-68-3 ﹤96% 二甘醇111-46-6 6% 乙二醇 107-21-1 = 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眼部接触: 能引起轻微的暂时性的眼刺激。不会引起角膜损伤。 皮肤接触:长时间接触能引起轻微的皮肤刺激,接触部位发红。 皮肤吸收:长时间皮肤接触吸收不会超过有害量。部分成分:二甘醇二甘醇二甘醇二甘醇二甘醇 11 部分毒理学资料和有关人类潜在健康影响的信息。 潜在环境影响 见12节生态学信息 4.1 吸入: 将伤者移至空气新鲜处;若出现症状,就医。 4.2 眼部接触:用清水彻底冲洗眼睛数分钟。冲洗 1~2 分钟后摘掉隐形眼镜,继续冲洗数分钟。若出现症状,就医,最好找眼科医生。 4.3 皮肤接触:立即用清水冲洗皮肤,直到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和鞋。如果出现症状,就医。衣服再穿之前要洗干净。丢弃被污染的物品,包括皮革制品,如鞋子。 4.4 吞噬: 禁止诱吐。立即就医。。 4.5 内科医生须知由于结构相近,根据临床资料,本品的中毒机制可能与 1,2-亚乙基二醇相似。据此,治疗类似 1,2-亚乙基二醇中毒是有益的。对于已食入数盎司的患者,治疗时考虑使 用乙醇和血液透析。详细治疗方法应参照标准文献。如果用乙醇,其有效的治疗血液 浓度范围为 100~150mg/dl,可以通过连续快速的静脉注射来达到。详细治疗方法应 参照标准文献。4-甲基吡唑(Antizol)能有效的阻止乙醇脱氢酶结块,若可能应用 它来处理乙二醇、二或三甘醇、乙二醇丁基醚或甲醇中毒。甲吡唑草案(2001 年 2月 8 日 Brent,J et al New Eng J Med 344:6,p424-9):静脉注射 15mg/kg,接着每 12 小时服 10mg/kg 的药丸;48 小时后,每 12 小时服药丸的剂量增加到 15mg/kg。 继续用甲吡唑直至血清中测不出甲醇、乙二醇、二甘醇或三乙二醇为止。中毒的迹象 和症状包括负离子缺额代谢酸中毒、中枢神经消沉、肾管损伤和晚期的头骨神经混乱。 呼吸系统,包括肺水肿可能被迟滞。人类接受重要的接触 24~48 小时,观察到有呼 吸困难的迹象。如果进行灌洗,建议注意气管或食管的保护。当考虑以排空胃的方式 来消除毒性时,须权衡吸入性肺炎的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4.2 眼部接触:用清水彻底冲洗眼睛数分钟。冲洗 1~2 分钟后摘掉隐形眼镜,继续冲洗数分钟。若出现症状,就医,最好找眼科医生。 4.3 皮肤接触:立即用清水冲洗皮肤,直到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和鞋。如果出现症状,就医。衣服再穿之前要洗干净。丢弃被污染的物品,包括皮革制品,如鞋子。 4.4 吞噬: 禁止诱吐。立即就医。。 4.5 内科医生须知由于结构相近,根据临床资料,本品的中毒机制可能与 1,2-亚乙基二醇相似。据此,治疗类似 1,2-亚乙基二醇中毒是有益的。对于已食入数盎司的患者,治疗时考虑使 用乙醇和血液透析。详细治疗方法应参照标准文献。如果用乙醇,其有效的治疗血液 浓度范围为 100~150mg/dl,可以通过连续快速的静脉注射来达到。详细治疗方法应 参照标准文献。4-甲基吡唑(Antizol)能有效的阻止乙醇脱氢酶结块,若可能应用 它来处理乙二醇、二或三甘醇、乙二醇丁基醚或甲醇中毒。甲吡唑草案(2001 年 2月 8 日 Brent,J et al New Eng J Med 344:6,p424-9):静脉注射 15mg/kg,接着每 12 小时服 10mg/kg 的药丸;48 小时后,每 12 小时服药丸的剂量增加到 15mg/kg。 继续用甲吡唑直至血清中测不出甲醇、乙二醇、二甘醇或三乙二醇为止。中毒的迹象 和症状包括负离子缺额代谢酸中毒、中枢神经消沉、肾管损伤和晚期的头骨神经混乱。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