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维特根斯坦的一点心得.doc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读维特根斯坦的一点心得

读维特根斯坦的一点心得 小水 小水 2009-11-13 17:13:34 导言 谁都知道维特根斯坦牛逼,很多人也会背他那句名言“凡是能够说的,都能说清楚;对于不能说的,我们保持沉默。”然而到底有多少人认认真真读过维特根斯坦,乃至读了之后敢说自己懂了些什么的,怕也不多;至于他的追随者就更少了。大家更喜欢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至于尼采、萨特、加缪之类的学说更是深入人心,被无数青年奉为精神纲领。或许就像赵汀阳说的那样(说来也巧,认真回想起来最早接触到维特根斯坦的思想,正是多年前在赵的某本通俗哲学读物中):“维特根斯坦在思想的原创性方面是无与伦比的,他所主张的哲学革命如此彻底以至于人们不敢相信,至少人们会认为他的革命是过于夸张的,这一点可以解释为什么当代哲学从维特根斯坦那里得到那么多的灵感却又很少有严格意义上的追随者——人们不敢跟随;也很少有批评性的超越者——很难有人想出能够超越维特根斯坦的革命性思想,就是说,不管赞成还是批评,都很少有人从维特根斯坦的问题出发接着做下去。” 他太纯粹、走得太远,他的思想就像悬崖上的花朵,没有勇气的人万不能采摘。维特根斯坦是个伟大的哲人,却是个糟糕的老师(他自己也承认这点),学生们总搞不清他究竟想说什么——有人说他是相对主义,有人说他是绝对主义;有人说他是独断论者,有人说他是怀疑论者;有人说他是结构主义,有人说他是解构主义;有人说他是左翼,有人说他是右翼;有人说他是新康德主义,有人说他是还原性的唯物主义;有人说他是古典主义的继承人,有人说他是后现代主义的开路者;有人说他是保守主义,有人说他最最先锋;有人说他是基督教徒,有人说他和禅宗暗合……且不论维也纳学派的那些实证主义分子还企图拉拢他(哈,是不是想起杜尚之于达达主义了?),对他这尊“大佛”来说,无论什么庙都太小了,他既无法被纳入某个流派,也无法创造或发展某个流派。塞林格在《西摩小传》里写道:“克尔凯郭尔绝不是一个好的克尔凯郭尔派学家。”——维特根斯坦连学派都没有。 那么,平庸如我等人——既非哲学系学生也不通逻辑、语法,仅仅因为被他的个人魅力所吸引而企图对他的思想作进一步了解的人——要如何去读维特根斯坦呢?我试图给出一些线索,一串解读他思想的关键之匙(仍旧要声明,尽管有自己的体会,更多的还是拾人牙慧,),让人不至于在他晦涩复杂的文本中迷失方向,或者说,即使不去看他的书也能把握到他的精神。 维特根斯坦一生中最重要的两本著作是《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分别阐述他早期和晚期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思想——从着眼点到内容到方法到风格都大相径庭,然而又没有一本是按正规路子写的。因此,读维特根斯坦的首要之处是破除偏见——不管它是什么样的,反正它绝对不是你期待看到的样子。其次就是要厚脸皮(要有勇气耐心毅力,但更重要的是心态要好,姿态尽可能放得低一点),在怀疑自己智商与理解力的同时,要相信即使看不懂99%的内容,你最终仍会懂得他。然而,话又说回来,一个人的脸皮要多厚,才能相信自己比罗素更懂?(罗素在《逻辑哲学论》没人肯出版的情况下殷勤作序,维特根斯坦看完后怒道:“他懂个屁!”)不管怎样,不用怕误解,维特根斯坦自己说了,“我们是顶着误解它的冲动而认识到它的。” 《逻辑哲学论》 如下所示,书中有很多这样天书式(对我等文科生而言)的内容: 4.24 名称是简单符号,我用单个的字母(x、y、z)来表示。 我用“fx”,“Φ(x,y)”等形式,把基本命题写作名称的函项。 4.27 关于n个原子事实的存在和不存在,有 K n. = n. ∑ ν=0. ( n ν. ) 种可能性。 需要注意的是它的形式——片段式的写作,每段前(很多段落只有一两句话)都会标上例如1.0、2.02、2.023之类的序号,全书共分七个大部分,可以看作是七个集合,每个集合下面都分出若干子集,但不要轻易以编号等级来判断重要性。 还有一些则像是绕口令: 2.0122 The thing is independent, in so far as it can occur in all possible circumstances, but this form of independence is a form of connexion with the atomic fact, a form of dependence. 3.261 Every defined sign signifies via those signs by which it is defined, and the definitions show the way. 而关于最令人感兴趣的问题之一:罗素悖论(稍后还会谈到这一问题),维特根斯坦是这样解答的: 3.333 一个函项不能成为它自身的主目,

文档评论(0)

34shart0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