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分子对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sphaeroides碳源利用的影响.docVIP

信号分子对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sphaeroides碳源利用的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信号分子对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sphaeroides碳源利用的影响.doc

信号分子对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 碳源利用的影响 叶姜瑜1, 2,李文娟1,张英2, 3,廖强4 1.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重庆 400045;2.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45; 3.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4. 重庆大学动力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重庆 400044 类球红细菌拥有cer 群体感应系统,它既有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功能,也对碳源利用进行调节。为调查自诱导物对碳源利用的影响,在仅少量EDTA作唯一能源物的培养基中加入N-(tetradecanoyl)-DL-homoserine lactone,通过测定活菌数变化观察这种类球红细菌自诱导物的结构类似物对碳源利用的影响。然后利用Biolog-GN鉴定板,在加入外源信号分子和对照的条件下,研究了类球红细菌正常培养与饥饿培养下对95种单一碳源的不同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在存在信号分子的饥饿情况下,细菌能更好的利用EDTA维持活菌数量。当培养到6 h的时候,加入信号分子培养的鉴定板中,正常培养情况下细菌对碳源的利用丰富度指数最高;而在饥饿培养情况下细菌能利用更多种类的碳源。 自体诱导物;碳源;饥饿;类球红细菌;Biolog中图分类号:Q93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0-1991-05 细菌通过产生一种被称为自体诱导物(autoinducer, AI)的信号分子来调控某些生理特性的表达,即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 [1-2]。群体感应是一种细菌细胞间信息传递机制,可以使单细胞的细菌相互协调而产生多细胞生物的行为特征。因而,QS 系统使整个细菌群体步调一致,对细菌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3]。 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 是革兰氏阴性菌,它产生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s)类信号分子[4]。到目前为止,对其信号分子调控的群体感应功能研究甚少。群体感应与细胞密度紧密相关,而细胞密度的变化必然与营养饥饿相互联系[5],所以信号分子的存在可能对饥饿状态下细菌的存活以及正常状态和饥饿后细菌对碳源的利用存在调控。本实验采用与细菌所产生的信号分子同链长的外源物质N-(tetradecanoyl)-DL-homoserine lactone作为诱导物,选择无主要能源物质的培养状态作为饥饿条件,研究细菌如何利用培养基中少量的EDTA来维持活菌数量,并用Biolog-GN板研究信号分子在正常培养以及饥饿24 h后培养状态下对95种单一碳源利用情况的影响,为进一步理解群体感应系统对饥饿下细菌存活和能源代谢调控的研究奠定基础。 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本实验室保藏菌株。 试剂:酰基高丝氨酸环内酯(N-(tetradecanoyl)homoserine lactone, AHL),购自美国Sigma公司;测活菌数的MTS 试剂盒购自美国Promege 公司。 仪器:Microstation system,美国Biolog公司;Biolog-GN微平板,美国Biolog公司;ST-80C照度计,北师大光电仪器厂;紫外分光光度计UV-1700,日本岛津。 菌种富集所用的培养基为RCVBN富集培养基[6],饥饿培养基为利用富集培养基去除主要能源物质后所得到的培养基:EDTA 20 mg,KH2PO4K2HPO4缓冲液10 mmol,MgSO4·7H2O 120 mg,CaCl2·2H2O 20 mg,15 mmg,B1 1 mmg, 1 mmg,1 mL,1 L,pH 6.8。 实验开始时,向500 mL的培养瓶中加入200 mL培养基,然后接入2 mL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菌液。将培养瓶置于35 ℃,光照强度为3 000 1x下静止培养。分别取生长处于延迟期(PhaseⅠ),对数期(PhaseⅡ),稳定期(PhaseⅢ),衰亡期(PhaseⅣ)的菌液5 mL,用孔径0.22 μm的混合纤维素酯微孔滤膜过滤,将滤膜分别转入容量为25 mL,装有15 mL饥饿培养基的培养管中。加入信号分子的终浓度为10 μmol/L,没有加入信号分子的作为对照,实验共设3个重复,培养管在35 ℃下进行避光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每隔24 h取各阶段的菌液测试活菌数变化。活菌数的测定采用MTS试剂盒,测定490 nm 处的吸光值反映活菌数。 按照Biolog的鉴定程序进行,用划线法接种生长到对数期的菌液到Biolog推荐的培养基上,30 ℃培养24 h,用无菌牙签挑取少量新鲜菌落于接种液中,制成菌悬液和标准菌悬液进行对照,误差范围在±2%即可,用8通道加样器接种菌液到Biolog-

文档评论(0)

scuqiran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