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气管切开术 适应症 1.喉阻塞 因喉部炎症、肿瘤、外伤等原因引起的较严重的喉阻塞时。喉阻塞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一个症状群。其主要症状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上腹部软组织向内凹陷,吸气期延长并有喘鸣声。此外,由于缺氧,病人常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紫绀等征象。 2.下呼吸道分泌物堵塞 脑外伤、肝昏迷、尿中毒等昏迷病人,因咳嗽反射减退或消失,致使分泌物积聚堵塞下呼吸道时,术后可经气管套管吸出下呼吸道分泌物,改善呼吸功能。 3.某些头颈部手术的需要 为了便于麻醉,防止血液吸入下呼吸道和保持术后呼吸道通畅,利于手术进行,某些咽喉部及口腔颌面部手术,可先期施行气管切开术。有些破伤风病人,因可能突发喉痉挛,故须考虑作预防性气管切开。 4.去除气管异物 在缺乏支气管镜等技术设备时,可经气管切开处取出异物。如不能取出异物也有防止异物堵塞呼吸道,利用病人转送的作用。 手术步骤 1.体位 一般都选用仰卧位,头部由一助手扶住,使头颈部保持在正中位,肩下用一小枕垫高,头后仰,使气管向前突起,易于暴露,分离和切开,但后仰也不可过分,以免增加呼吸困难 2.切口 有直切口和横切口两种,直切口暴露气管较好,但伤口愈合后疤痕较明显;横切口术后疤痕较小,但暴露气管较差,而且切开处易有分泌物积潴,所以一般较多采用直切口——颈前正中切口。自甲状软骨下缘至胸骨上窝处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若作横切口,则可于环状软骨下缘一横指处切开 3.分离舌骨下诸肌 用血管钳或直剪刀沿中线作钝性分离,将舌骨下诸肌自白线处向两侧分开,分离时可能在颈前遇到较粗的静脉,可向两侧牵开。 4.分离甲状腺峡部 在分离舌骨下诸肌后,即可看到甲状腺覆盖在气管前壁,大致相当于气管第2~4环处(,如甲状腺峡部不过宽,只要将其上拉,就可暴露气管,若峡部较宽,可用血管钳将其分离挟住,于正中切断后缝扎,应向两侧拉开,使气管前壁得到良好暴露,并可避免术后峡部向下移位而影响气管套管插入 。 5.确认气管,分离甲状腺后,可透过气管前筋膜隐约看到气管环,用手指可摸到软骨的环状结构,小儿的气管较软,气管与颈总动脉有时难以区别,可用空针穿刺,如有空气抽出即可确认为气管。 6.切开气管 一般要求在第2~4气管环之间,若于甲状腺峡部以上部位切开气管,往往易损伤环状软骨,导致喉狭窄,造成以后拔管困难。切开气管时宜用尖头刀自下向上挑开,注意刀尖不宜插入过深,以免刺穿气管后壁,并发气管食管瘘。有时插入气管套管有困难时,可在切口两侧半月形切除少许软骨,便于导入气管套管。惟对儿童不宜这样做,以免术后产生气管狭窄 7.插入气管套管,用弯血管钳或气管扩张器撑开气管切口,将事先准备好带管芯的套管用拇指顶住管芯后端顺势向切口内插入,并迅速取出管芯,此时若有分泌物自管口咳出,证实套管确已插入气管,如无分泌物咳出,可用少许纱布纤维置于管口,看其是否能随呼吸飘动,如确认套管不在气管内,应立即拔出套管,重新插入 8.创口处理 套管插入后应用带子将其牢缚于颈部,松紧要适度,以免套管脱出,止血应彻底,切口过长时,可于上、下端适当缝合1~2针,最后用专用纱布垫围好伤口,以防感染。 注意事项 1.皮下气肿 空气经气管切开处渗入颈部软组织中,沿肌肉,筋膜和神经、血管壁之间隙扩散而达皮下,开始时先在颈部,以后逐渐扩散至头及胸腹等部。皮下气肿一般在24h内停止发展,3~5日可自行逐渐吸收。造成皮下气肿的主要原因是:①暴露气管周围软组织时分离过多。②气管切开口过长使空气易由切口两端渗入软组织。③气管套管过短,使套管容易脱出气管切口,这时空气即易渗入软组织。④切开气管或插入套管后,发生剧咳,使气体渗入软组织。⑤皮肤切口缝合时过于紧密。若皮下气钟沿气管前筋膜向下发展,可引起纵隔气肿,过分分离气管前筋膜易产生此情况,严重的纵隔气肿可因心肺的受压而致心肺功能紊乱。如发生纵隔气肿可于胸骨上方,沿气管前下区向下分离使纵隔积气向上逸出,以防止心肺受损。 2.气胸 由于术中暴露气管时过于向下分离,误伤了胸膜或胸膜顶。尤其是幼儿右侧胸膜顶受损的机会较多,因其较左侧突向颈部较多。另外,在严重喉阻塞时,因胸内负压过高,剧烈咳嗽可使肺泡破裂而产生自发性气胸。 3.出血 术中出血常因损及颈前静脉或甲状腺,术后少量出血往往是因术中止血不够有效,或结扎之线头脱落。一般经局部填塞或重行结扎可止住。极少数病例,由于气管套管下端磨破无名动脉或静脉而导致大量出血,其原因是切口过低,套管下端过分向前弯曲所致。 4.术中找不到气管 易发生在幼儿,因其气管较细,软骨环又软,使不易辨认。尤其是在体位不正确时困难更大,因此术中保持头、颈、躯干于正中位置实属重要。如头部后仰不够,气管位置较深都会增加寻找气管的困难。术中使用拉钩的力量应两侧对称、均匀。如一侧用力较大,即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