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浮光掠影到寻豳入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浮光掠影到寻豳入微.doc

从浮光掠影到寻豳入微   作为肖像画的一个重要门类,自画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甚至更早。这是一个最特殊的类别,尤其对于西方画家而言。如果说,整个西方从古代到近现代,对于自然的观照,对科学的迷恋所引起的绘画风格变化是一种外在表现的话,那么自画像的历史则是一种彻底指向内心的,相对更为稳定的内在发展。它是接近艺术家真实内心和了解其伟大艺术理想的最佳媒介。   古罗马历史学家普林尼曾有记载“有位叫亚亚(laia)的女画家在镜子的帮助下画出了自己的像。”1402年薄伽丘在《关于著名女性》的手抄本中重复了这个故事,这或许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幅有作画工具的艺术家自画像。16世纪意大利女画家索福尼斯巴?安圭索拉从13岁开始直到80多岁,一共画了20多幅自画像,如绘制于1556年与宗教故事有关的作品《正在描绘圣母子的自画像》。这种类似记载性质的自画像被称作“自传式自画像”,此后这一类型的自画像也出现了诸多追随者。如丢勒、伦勃朗等。   17世纪,伦勃朗将自传式自画像演绎到了极致和完美的境界,从他的自画像当中读到的不仅是简单的容貌记录,更多的是画家内心的精神之旅。伦勃朗为17世纪乃至以后的艺术家提供了一种影响深远的自画像表现范式。但是,17世纪,女性艺术家的地位和数量却不容乐观。她们的身份也比较特殊要么是画家的女儿,要么是因特殊关系进入到工作室的助手。大量的资料记载了17世纪意大利的阿尔泰米西亚?真蒂莱斯基跌宕起伏的艺术生涯。她的父亲奥佐拉?真蒂莱斯基是卡拉瓦乔一位多才多艺的弟子,即便如此,作为画家的父辈仍并不是特别赞同女儿习艺。要了解刻画艺术中的人体,阿尔泰米西亚只能对着镜子描画自己。   色情、暴力、英雄主义的主题在巴洛克时期也并不少见。阿尔泰米西亚在其作品《砍下荷罗孚尼头颅的犹滴和侍女》中刻画的虽然是圣经故事,也并未明确指出画中的犹滴就是阿尔泰米西亚本人,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是在借犹滴的女英雄之手,表达对男权的反抗与矛盾情感。创作于约1638年的《隐喻画自画像》在风格上仍然是“卡拉瓦乔式”的光线处理,仿佛烛光摇曳的氛围,暗影法增加了神秘性,将自己画成了当时广受欢迎的《图像学》当中象征着“绘画”的寓言性人物。“在这里,阿尔泰米西亚能做到男性艺术家无法做到的事……这幅画是在维护阿尔泰米西亚作为女性画家的特殊身份――不只表现她本人,还代表着绘画的全部,并反映了艺术家新的、更高的地位。”1000多年来,西方以男性意识为主权的艺术史书写已构建了关于再现美、表达美的范式,而女性艺术家所面临的问题似乎更严峻她们不仅在艺术领域要保有个人的风格印迹,也要表达对男权世界的反抗,甚至以看似非美学的、暴力的、血腥的甚至色情的形式表现情感。传统女性的角色或许是柔弱而感性,但艺术作品呈现出来的却是另一回事,她们在这里,反而拥有强有力的精神力量。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但再反过来看,在阿尔泰米西亚的自画像当中,还是可以看到男性艺术家(卡拉瓦乔)风格印记,除去那因被强暴而起诉她的透视老师塔西的事件,她与真正的现代女权主义革命运动还是有很长一段距离。她也曾在一封写给赞助人的信中气愤地提到,她并不会再提前寄出图样,因为圣加塔主教就曾拿着她的图样,委托另一个画家来画油画。“如果我是男人,我无法想象事情会变成这样……”   1755年,温克耳曼发表《关于绘画和雕塑中对希腊艺术模仿的思考》,并在第二年出版巨著《希腊艺术史》。通过这两部著作,古典艺术被提高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当时很多画家都纷纷效仿拉斐尔作品中的线性、清晰性以及平面性风格。此外,用于歌颂美德和刚毅精神的说教题材在18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起来。这一点在英国人那里尤其如此,他们尤其乐意接受苏格兰画家、古典商人加文?汉密尔顿等人确立起来的新古典主义规范。安吉利卡?考夫曼就是英国新古典主义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代表艺术家之一,从1754年13岁的时候她就开始创作她的自画像。在某些著述中曾提到,女性艺术家在事业前期就开始描绘自画像,其目的是与男性艺术家不同的。女性在自画像绘制过程中,尤其是早年,更需要社会的认同,得到归属感。在康特弗莉的1660年的自画像中,她戴着画家的头饰,身上却穿着美艳的时装,好像即将要出席宴会似的,穿着体面,这是作为女性最基本的美德,但她似乎更希望得到身份的确定,因此描绘自己戴着能够体现职业特征的头饰。除了这一类表现女艺术家工作状态的主题,还有很大一部分主题是将女艺术家自己表现为音乐家、学者或者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考夫曼是整个18世纪甚至20世纪以前学院所接纳的两名女性其中一个,作为乔舒亚?雷诺兹的好友,她参与创立了皇家学院(1768年),当时的她年仅27岁。同一时代,还有两位在肖像画方面非常出色的女性艺术家阿德莱德?拉比尔?古丽亚和勒布伦。其中勒布伦是深受玛丽王后喜爱的宫廷画家。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