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与汗血马.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和氏璧与汗血马.doc

和氏璧与汗血马   中国从2010年起就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品生产国,如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贸易国。“一带一路”要疏通的,就是中国与世界的经贸关系。   那么,历史上的中国丝绸输出到西方各地,人家拿什么来换咱们的丝绸呢?和氏璧与汗血马,可能还有奇异猎犬(包括哈巴狗),其实就是最重要的外来商品。   大家都熟悉“完璧归赵”的故事吧。故事中的那位赵王叫赵惠文王,是“赵氏孤儿”的赵家后人中,一位算是很有出息的国君。《史记》卷43《赵世家》记载,公元前283年,有人替齐国写信给这位赵惠文王说,假如秦国封锁了雁门关、常山,“代马、胡犬不东下,昆仑之玉不出,此三宝亦非王有已”。赵王于是改变了与秦联合攻齐的政策。   可见,赵王很在乎的西域“三宝”乃是:代马(北方来的马)、胡犬(西方来的狗)、昆仑之玉。当年,赵国的蔺相如怀揣和氏璧去见秦王,不辱使命,最后完璧归赵。西边的秦国没有得到这块和田美玉,北边的赵国却有之,大约就是因为昆仑之玉来自山西北边的雁门关。在河西走廊没有打通之前,昆仑之玉通过匈奴人从草原中贩来,更顺当。传说中的周穆王西巡,就是走的这条路。《管子》多次谈到“禺氏之玉”(王国维认为“禺氏”就是“月氏”),也许就是这条路上的“走私品”。商周玉器,并不产自内地,而是通过草原“丝绸之路”(或称玉石之路)从新疆和田运来。   而从西域来的胡犬,除了男人打猎用的猎犬之外,唐人图画中有女性玩赏的宠物哈巴狗,大约也属于此类。至于“代马”,汉武帝喜欢的汗血马、关云长的赤兔马、唐太宗的“昭陵六骏”,大约都属于此类。   有西方学者早就指出过,李希霍芬的“丝绸之路”只是一种异国想象的历史幻象,欧亚大陆间诸多贸易品,不仅有丝绸,还有玉石、犬、马之类。《史记》中提到的蒙古草原上传来的“吉祥三宝”,就是一证。班固对此亦十分认同,他在《汉书?西域传》中说,汉武帝 “闻天马、蒲陶(马名),则通大宛、安息(皆西域古国名,相当于今日之中亚、西亚)”,从此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前一句讲玉器珍宝,充盈于后宫,这不就是当今时髦的高档坤包、钻戒吗?后一句讲骏马名驹,充盈于皇家禁苑,这不就是当今流行的名牌汽车、SUV吗?哎呀呀,一样样地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来的奢侈品。   丝绸之路上最通常的贸易方式,不外乎贡赐和互市。若再加上战争,便是“吉祥三宝”(名马、胡犬、玉石)传入内地的3个主要渠道:贡品、战利品、边贸货品。   且以骏马为例。汉武帝时代著名的汗血马,又称天马,就是大宛的朝贡品。西晋张华《博物志》卷三有载:“大宛国有汗血马,天马种,汉、魏西域有献者。” 唐朝贞观年间,西域给唐太宗进贡良马10匹,酷爱骏马的李世民亲自为这些马命名,号为“十骥”。当然,进贡也不是白送的,有贡必有赠。献马除了政治利益,更重要的是,这是丝绸之路上官方对官方的贸易形式。中原王朝回赠的物品,主要就是丝绸。   唐朝的名马还有著名的昭陵六骏,分别是:特勒骠、青骓、什伐赤、飒露紫、拳毛?m(guā)、白蹄乌。有学者已经注意到,这些马匹的命名,有西域风格,即毛色置于马名之后。有人说马名的前半部特勒、青(大秦之cin)、飒露,是职官或者地名,可备一说。什伐赤的“什伐”,大约就是“叱拨”的另一翻译,8世纪后半叶,有大宛进6匹骏马于唐玄宗,分别叫红叱拨、紫叱拨、青叱拨、黄叱拨、丁香叱拨、桃花叱拨。叱拨是粟特语“四足动物”之意。岑参《玉门关盖将军歌》:“枥上昂昂皆骏驹,桃花叱拨价最殊。”“叱拨”俨然就是名马的代名词了。   至于拳毛、白蹄,则是与马的外形有关。《史记》卷五《秦本纪》记载秦的先祖造父,就因善于养马驾车而获得周穆王信任,所驾8匹骏马,裴胭《集解》引郭璞语曰:“八骏皆因其毛色以为名号。”   根据马的外形来命名骏马,也是西域的传统。《丝绸之路:中国-波斯文化交流史》的作者、伊朗裔法国学者阿里?玛扎海里就说,从张骞开通丝绸之路之日起,第一批波斯马,由贵霜王朝或安息王朝送给汉朝。他们在中国获得了“汗血马”的别名。这一奇怪的名称,可能是指其皮毛上红斑,波斯术语谓之为“玫瑰花瓣”。马的毛色深,斑点就很鲜明,有“玫瑰花瓣”状皮毛的马,最受欢迎。他还说,波斯历史上有一位著名民族英雄鲁达斯塔赫姆(120~155年),他的坐骑就是这种血与火的颜色。因为传说中认为,马匹毛皮与其性格是相一致的。血与火一样的颜色,象征火一般的性格,说明马以彪悍和疾速而出名。这个解释,我觉得比有人说“汗血马”是因为马有寄生虫病更靠谱。   丝绸之路上另外一个换取中国商品的外来品是珠宝。和氏璧是如何来到中原的,争议很大,已不可考。但中古时期,关于大食、波斯贡使以各种珍珠、玛瑙、宝石进贡朝廷,以换取丰厚回赐的记载,充斥于唐宋时代的各种类书乃至正史之中。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