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12181.1基因工程操作工具(上课用)要点
专题1 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基因工程的别名 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 依据变异原理 基因重组 操作环境 生物体外 操作对象 基因( DNA) 操作水平 DNA分子水平 基本过程 剪切→拼接→导入→表达 结果 人类需要的基因产物 1.下列对基因工程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可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遗传特性的工程 ②对基因进行人为删减或增添某些碱基 ③是体外进行的人为的基因重组 ④在实验室内,利用相关的酶和原料合成DNA ⑤主要技术为体外DNA重组技术和转基因技术 ⑥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操作 ⑦一旦成功,便可遗传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⑦ C.①③⑤⑥⑦ D.①②③⑤⑥⑦ C 基础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基因工程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1944) DNA双螺旋结构(1953)和中心法则的确立 遗传密码的破译(1964) 基因转移载体的发现(1967) 工具酶的发明(1970) DNA合成和测序技术的发明(1977) DNA体外重组的实现(1972) 重组DNA表达实验的成功(1973) 第一例转基因动物问世(1980) PCR技术的发明(1988) 基础理论 技术发明 基因工程产品 抗虫害的玉米 转基因鲑鱼 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的关键步骤需要哪些工具?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准确切割DNA的工具(“分子手术刀”) ——限制性内切酶 DNA片段的连接工具(“分子缝合针”) ——DNA连接酶 基因转移工具(“分子运输车”) ——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子手术刀” 分布:主要在原核生物中 种类 :4000种 作用特点:特异性,即识别双链 DNA特定核苷酸序列 (6个,4、5、8个) 切点: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黏性末端 平末端 结果:形成两种末端 限制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子手术刀” 当限制酶从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处切开时,产生的是平末端。 当限制酶从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两侧切开时,产生的是黏性末端。 限制酶所识别的序列,无论是6个碱基还是4个碱基,都可以找到一条中心轴线,中轴线两侧的双链DNA上的碱基是反向对称重复排列的。 1.原核生物容易受到自然界外源DNA的入侵,但是,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防御机制,以防止外来病原物的侵害。限制酶就是细菌的一种防御性工具,当外源DNA侵入时,会利用限制酶将外源DNA切割掉,以保证自身的安全。所以,限制酶在原核生物中主要起到切割外源DNA、使之失效,从而达到保护自身的目的 限制酶在原核生物中的作用 2.迄今为止,基因工程中使用的限制酶绝大部分都是从细菌或霉菌中提取出来的,它们各自可以识别和切断DNA上特定的碱基序列。细菌中限制酶之所以不切断自身DNA,是因为微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防御机制,对于外源入侵的DNA可以降解掉。生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含有某种限制酶的细胞,其DNA分子中或者不具备这种限制酶的识别切割序列,或者通过甲基化酶将甲基转移到所识别序列的碱基上,使限制酶不能将其切开。这样,尽管细菌中含有某种限制酶也不会使自身的DNA被切断,并且可以防止外源DNA的入侵. 限制酶在原核生物中的作用 2.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 ) ①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②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③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 ④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 ⑤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操作对象是原核细胞 A.②③ B.③④ C.③⑤ D.①⑤ C DNA连接酶可把黏性末端之间的缝隙“缝合”起来,是把梯子两边扶手的断口连接起来,这样一个重组的DNA分子才能形成。 2.DNA连接酶——“分子缝合针” DNA连接酶——“分子缝合针” 连接酶有两种:一种是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得到的,称之为E·coli连接酶。另一种是从T4噬菌体中分离得到,称为T4连接酶。 这两种连接酶催化反应基本相同,都是连接双链DNA的缺口,而不能连接单链DNA。 E·coli连接酶只能连接黏性末端; T4连接酶既可“缝合”黏性末端,又可“缝合”平末端,但效率低 DNA聚合酶与DNA连接酶是同一种酶的不同名称吗? 相同 区别 DNA聚合酶 形成磷酸二脂键 只能将单个核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