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演出开始了!.doc
演出开始了!
《小时代》音乐剧极尽豪华璀璨。
相比较于热闹的电影市场,上海的演出市场究竟有多大的潜力与价值?对此,早在去年4月,知名的民营院团制作人、现代人剧社社长张余就给出了数字:350亿元。比起热闹繁荣的电影市场,演出市场低调中暗流涌动。而上海作为演出大码头,演出市场发展也呈现新趋向。张余认为,近年来全国民营剧团机构纷纷入驻上海,同时上海剧场建设未来一两年内将呈井喷式发展,这将为演出市场发展提供新一轮动力。
没过多久,这一观点就在2015年的春天得到了印证,春天里的申城舞台,特别是民营院团,呈现一片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粉丝经济”能走多远?
五月申城,新剧不断。而这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无疑是音乐剧《小时代》的到来。并不为了艺术质量,也无关价值品位,光凭着郭敬明与一干青春靓丽的演员阵容,已引得众多粉丝翘首期盼,更何况,其合作者是上海舞台剧市场近年来的“大赢家”――锦辉传播。
三年时间,郭敬明的《小时代》跨越小说、电影、电视剧,成为迄今为止中国市场上出现过的发展最迅猛的“泛媒体文化品牌”,而郭敬明本人也完成了从作家到导演、从导演到产品经理的巨大蜕变。特别是当“小四”首次以音乐剧监制的身份出现在音乐剧《小时代》的启动仪式上,这标志着“小时代”的巨制产业链已延续到演出行业,传统的舞台剧市场将被撬动,郭敬明的粉丝经济又将被注入一针兴奋剂。
相较小说、电影和电视剧,音乐剧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场互动性和艺术感染力,因此音乐剧《小时代》的出现可以说是对郭敬明系列作品在其产业链上的补充,做到了平台上从线上到现场、体验上从平面到立体的全面打通。郭敬明表示,音乐剧一直是他想要涉猎的领域,它充满时代感的文化特征与小时代的时尚气质也相当吻合。正如郭敬明本人所说的那样:“之所以选择音乐剧这一艺术形式,是因为它的层次更丰富,会呈现出与影视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力求呈现出一种新类型的音乐剧。” “粉丝剧”会一呼百应吗?
作为锦辉方面的代表,话剧《盗墓笔记》的导演刘方祺与上海新锐音乐人吴斌担任该部音乐剧的导演。早在《盗墓笔记》创造了粉丝戏剧的票房奇迹时,刘方祺就曾表示过,只有不断通过创新的手段,才能鼓励年轻一代的观众走进剧场。此次为《小时代》制作音乐剧,刘方祺也带着这份使命感,并对结果充满期待:“很多‘90后’、‘95后’的观众也许会因为郭敬明的影响力而走进剧场,但他们或许会从此爱上音乐剧这一艺术形式。我希望与郭敬明的合作可以为这部作品增值,也希望它能带来更多超越商业的价值。”
显然,这正是锦辉近年来多次使用的“市场兴奋剂”――明星效应与粉丝经济。自2013年7月17日《盗墓笔记Ⅰ》首演于上海人民大舞台以来,《盗墓》系列话剧的每次上演,都不断给全国“稻米”们带来惊喜。《盗墓笔记Ⅰ》全国77场巡演,共取得了约3500万左右的票房佳绩。2014年,《盗墓笔记Ⅱ》仅在上海的45场首演就取得约2000万的票房。就在《小时代》启动的同时,《盗墓笔记Ⅲ》获得了上海某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垂青,斥资联手,通过集资的方式与锦辉艺术传播有限公司合作,打算在今年夏天再燃舞台剧热火。一部民营院团制作的舞台剧,居然能获得风投公司的青睐,并非是没有根基的“海市蜃楼”,扎扎实实的票房数字,轰轰烈烈的粉丝影响,或许是其最具有说服力的“硬件”。
然而,“粉丝经济”究竟能维持多久,迎合市场口味的作品,其艺术价值到底有多少?这些始终是锦辉所面临的质疑与问题。吸引了青年观众,赢得了粉丝票房,具有了一定的良好口碑,却未必在艺术上能产生多大的价值,毕竟好戏不叫座,叫座非好戏的情况,也屡屡发生着。这样看来,锦辉的行为是否属于“提前消费”,其依靠粉丝群体的发展道路能否走得长远,始终是业内外人士共同关注的话题。而事实上,除了锦辉,目前能牢牢抓住“粉丝经济”而获得成功的,戏剧界内还没有第二人,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角儿挑班”,喜忧参半
同样是今年春天,一部由两岸戏曲界名家汇集的当代昆曲《春江花月夜》,也引起了市场不小的反响。开票首日,上海大剧院的现场出票就突破千张,300张从台湾空运过来的限量精美海报在半个小时内被一抢而空。不少热情观众一早就赶到上海大剧院票务中心排队,甚至从上午等到中午。一部昆曲,能引起如此大的关注,放在以往,是绝不可能想象的。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著名诗篇,留下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等传世名句,有“孤篇压全唐”的美誉。昆曲剧本《春江花月夜》的灵感即源自唐诗典故,由大陆“80后”戏曲编剧罗周创作,该剧本曾被评为上海戏剧学院“全国青年剧作家研修班”十佳作品之一。这是张军昆曲艺术中心继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5年170场盛演不衰之后,打造的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