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人对年龄的称呼方式
古人对年龄的称呼方式
1994年以前,国际上对年龄段的划分一般认同的是: 14岁以前为少儿,15岁至64岁为青壮年和逐渐进入的劳动年龄段(中国是到60岁); 64岁以上为老年人。1994年以后,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新的年龄分段: 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 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 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心理学上一般的年龄分段: 1.童年。0岁—6岁(周岁,下同) (1).婴儿期0-3周月;(2).小儿期4周月—2.5岁;(3).幼儿期2.5岁后—6岁 2.少年。7岁—17岁。(1).启蒙期7岁—10岁;(2).逆反期11岁—14岁; (3).成长期15岁—17岁。 3.青年。18岁—40岁。(1).青春期18—28岁; (2).成熟期29—40岁; 4.中年。41—65岁。(1).壮实期41—48岁; (2).稳健期49—55岁;(3).调整期56-65岁; 5.老年。66岁以后。(1).初老期67—72岁;(2).中老期73—84岁;(3).年老期85岁以后。 古人对于年龄有着丰富的称谓,以对童年和老年的指称较多,性别区分主要在青少年时期。 一、襁褓 襁指婴儿的带子,褓指小儿的被子。后来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背负小儿用的布兜和系带。包裹婴儿的布或被。旧说长一尺二雨至二尺,阔八寸左右。 二、孩提,也作“孩抱”和“提孩”。 2~3岁的儿童。幼儿时期。 孩提之童。——《孟子·尽心》 指幼儿始知发笑尚在襁褓中。颜师古注:“婴儿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孩者,小儿笑也。” 《老子》:“如婴儿之未孩。” 三、垂髫,也作“垂发” 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髫,古代儿童古代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 四、童龀[chèn],又作“始龀” 七八岁的儿童。 龀,《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 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 五、总角 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六、舞勺之年 男孩子13--15岁期间。 根据《礼记》的记载:勺,一种乐舞,古未成年者习之。舞勺指未成年者学习勺舞。 《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孔颖达疏:“舞勺者,熊氏云,勺钥也。言十三之时学此舞勺之文舞也。” 七、豆蔻年华 女子十三、四岁。也有人用作泛指十三至二十岁。 出自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八、束发,也作“结发” 到了十五岁,古人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古代婚礼仪式之一。结发本指女子许嫁时的系缨束发,后移指成婚当夕的夫脱妇缨。 ①《礼记·曲礼上》:“女子许嫁,缨。”缨是五采丝绳,女子许嫁以后用它来束发。郑玄注:“著缨,明有系也。”就是说,缨是许嫁的标志,表示这一女子已经有了对象。这条束发丝绳,直到成婚的当夕,才由新郎解下,这就是《仪礼·士昏礼》所说的:“主人(婿)入室,亲脱妇之缨。” ②新婚夫妇须在饮交杯酒前各剪下一绺头发,绾在一起表示同心。苏武就有“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的诗句。 九、弱冠,也作“加冠” 男子二十岁。 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指刚成年。 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 “冠礼”,即戴上帽子,表示已成人。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十、及笄,又称“加笄” 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十一、花甲 指60岁。 花甲即一甲子。由天干、地支组合,每一干支代表一年,六十年为一循环。因干支名号错综参互,故称花甲子。后称年满六十为花甲。 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十二、古稀 指70岁。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 十三、耄耋(mào dié) 八九十岁。 语出《汉·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十四、鲐背之年 指90岁。 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鲐是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