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象学说(工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 案 首 页 授课顺序: 4 学时: 2 日期 : 年 月 日 班级:食品生物 班 课题 第一篇 中医学基础知识 第三章 藏象学说(1) 目的要求 1、了解藏象与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 2、掌握五脏的具体位置和形态特点。 3、掌握五脏的功能特点和在中医学中的病理表现。 重点难点 重点:1、五脏的功能特点,五脏与体、华、窍、志、液、时的关系。 2、五脏在中医临床中的病理表现。 难点:1、五脏的生理功能。 2、五脏与体、华、窍、志、液、时的关系。 3、五脏的病理表现。 教学过程 1、从认识藏象的概念和特点开始,让同学们了解中国古代如何通过认识五脏的外在病理表现,来诊断疾病的。 2、通过分别讲解肝、心、脾、肺、肾的生理功能、与体、华、窍、志、液、时的关系,掌握五脏的功能特点。 3、讨论、研究五脏在中医临床中的病理表现。 讲新课(另附): 教具挂图 五脏彩色图片,PPT电教幻灯演示教学。 课后分析 中医药基础 第一篇 中医学基础知识 第三章 藏象学说(1)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一、藏象的概念 1. 所谓“藏”,是指隐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府。 五脏:肝、心、脾、肺、肾。 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2. 所谓“象”,一是指内脏的解剖形态;二是指内脏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3. “象”是“藏”的外在反映,是生理和病理现象。“藏”是“象”的内在本质,两者合成藏象。明代医家张介宾说:“象,形象也。脏居于内,形现于外,故曰藏象”。 狭义的神是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2. 心与体、华、窍、志、液、时的关系 ⑴ 心在体合脉 心与脉在结构上相连,全身的血和脉均由心所主,心气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 ⑵ 心其华在面 面部血脉丰富且表浅,全身气血皆上注于面,所以面部色泽能反映出心气的盛衰,心血的多少。 ⑶ 心开窍于舌 心的经筋和别络均系(jì)于舌,血脉贯穿舌体覆于舌面,易于观察。 ⑷ 心在液为汗 “阳加于阴谓之汗”,“阳”是指体内的阳气;“阴”是指体内的阴液。汗液乃是津液通过阳气的蒸腾气化后,从玄府(汗孔)排除之液体。汗为津液所化,血与津液又同出一源,因此汗为血之液,气化而为汗。 ⑸ 心在志为喜 喜以心血为物质基础。心主神志功能过亢,则使人嬉笑不止;心主神志的功能不及,则使人易悲难喜。 ⑹ 心与夏季通应 夏季阳盛气候有助于心阳的振奋,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病理上,心阳虚衰患者,其病情往往可在夏季有所缓解。 3. 心包络 心脏外面的包膜,有保护心脏,代心受邪的作用。外邪侵袭于心时,首先侵犯心包络,故心包络受邪的临床表现与心是一致的。 4. 心的病理表现 ⑴ 心气不足,血液亏虚,脉道不利,则血流不畅,或血脉空虚,而见面色无华,脉象细弱无力。 ⑵ 心血亏虚,则面色和舌色淡白无华、脉细无力,常觉心悸心慌。 ⑶ 心血瘀阻,则面色青紫、舌质紫暗有淤血点或瘀斑、脉涩或结代、心前区憋闷或刺痛。 ⑷ 心不藏神,则出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异常表现,如失眠多梦、神志不宁、谵语、狂乱、或精神委顿、反应迟钝、昏迷。 ⑸ 心气不足,鼓动乏力,则脉象虚弱;心气不足,血脉不充,则脉来小;心脉瘀阻,血运不畅,则发绀,肋下痞块,脉率不整。 ⑹ 心阳不足,则舌质淡白胖嫩;心血不足,则舌质淡白;心火上炎,则口舌生疮。 ⑺ 心血亏虚,则舌质绛红、瘦薄。 ⑻ 心阴不足,则可出现盗汗;心阳不足,则可出现自汗。 ㈡ 肺 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在膈膜之上,上连气道,喉为门户,覆盖着其他脏腑,位置最高。 肺为相傅之官,为华盖,为娇脏(不耐寒热,易被邪侵)。 肺主气,主宣发肃降,主行水,主治节、朝百脉。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系统:肺、六腑大肠、五体皮毛、五华毛、五窍鼻、五志悲、五液涕、五动咳、五色白、五味辛、秋季。 1. 肺的生理功能 ⑴ 肺主气 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一身之气两个方面。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新之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是生成宗气的主要来源。 ⑵ 肺主宣发和肃降 宣发是指肺具有向上的升宣和向外布散的功能。肃降是指肺具有向下通降和使呼吸保持清洁的功能。 ⑶ 肺主行水,通调水道 是指肺气具有推动水液输布排泄,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的功能。 ⑷ 肺主治节 人体各脏腑组织依着一定规律活动,有赖于肺协助心来治理和调节。 ⑸ 肺朝百脉 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汇集于肺。 2. 肺与体、华、窍、志、液、时的关系 ⑴ 肺在体合皮毛 肺输精于皮毛,皮肤协助肺之呼吸,肺与皮毛相配合调节水液代谢和体温。 ⑵ 肺开窍于鼻 鼻为肺系的组成部分,鼻是呼吸道的起始。 ⑶ 肺在志为悲 忧伤和悲伤使气不断地受到消耗,因肺主气,

文档评论(0)

tianji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