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LB培养受体菌至OD600=0.5-0.6 冰浴15分钟,2°C离心集菌 冰冷的水重悬菌体 2°C离心集菌 冰冷的水重悬菌体 2°C离心收集菌体 少量冰冷的水重悬 分装成 50-300?L 电转仪调为2.5kV,25?F 脉冲控制器200-400? 0.5?g质粒DNA On ice混合 加入1mLSOC培养液 37°C中速震荡60分钟 10-100?L转化液涂含抗菌素的平板 转化 (2)电转化法 4. 平板培养基培养细菌 10-100?L转化液 涂于含抗菌素的平板 37℃过夜 环形重组质粒 质粒自我连接 线性载体或DNA片断进入细菌会被降解。 ①环形质粒数 (1)重组质粒 5. 影响转化率的因素 ①生长状态 制备感受态菌必须使用对数生长期的菌。 ②必须在冰冷的条件下制备。 要充分,使细菌细胞膜失去一些蛋白。 ④储存感受态菌要在-70℃以下 ③CaCl2处理 ⑤使用感受态菌时必须迅速融化 融化后一般不能再次冻存使用。 (2)感受态细胞 (competent cells) 把重组的噬菌体?DNA或Cosmid质粒DNA包装成具有感染能力的?噬菌体颗粒。 6. 体外包装的噬菌体的转导 (1)体外包装(in vitro packaging) (2)转导(transduction) 通过受体菌细胞表面的?DNA接受器位点(receptor site),使带有外源基因的重组体DNA注入受体大肠杆菌进行扩增。 * * 外源DNA 载体DNA 重组分子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扩增或表达 表达 连接 转化或转导 电穿孔或显微注射 受体细胞 第八章 基因的重组与转移 一、粘性末端的连接 DNA连接酶把相互靠近的5’端磷酸与3’-OH连到一起。 第一节 DNA片段的体外连接 1. 两段DNA的连接 依靠粘性末端 2. DNA片断与载体的连接 依靠粘性末端 二、齐平末端(blunt end)的连接 5’端与3’端并列靠近的时间太短,不容易被连接酶连接。 1. 直接连接 T4DNA连接酶虽然能连接平末端,但效率很低,只有粘性末端的1%。 5’ 5’ 5’ 5’ 3’ 3’ 3’ 3’ -OH -OH -P -P P- P- HO- HO- 5’ 3’ -OH -P P- HO- 5’ 3’ 1972年,斯坦福大学的P. Labban和P. Kaiser提出。 (1)同聚加尾 法 2. 人工加尾形成 “粘性末端” DNA末端转移酶能在没有模板的情况下给DNA的3’-OH端加上脱氧核苷酸。 ①原理: 分别给载体和插入片断加上互补的核苷酸。 ②加尾—碱基互补 ④缺点: ③优点: 能把任何片段连接起来 不能把插入片段再切下来。 用T4 DNA连接酶连到平端DNA上,然后再用酶切,形成一个人工粘性末端。 (2)衔接物(linker)连接 ① linker 用化学合成法合成的一段10-12bp的特定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序列的平端双链。 GGAATTCC CCTTAAGG EcoRI linker: ② linker的作用 ④缺点: 1)可以用内切酶把插入片段切下来。 如果插入片段内部也有该酶位点,不能切下完整的插入片段 2)能给载体连接上Polylinker: ③优点: (3)DNA接头 (adapter)连接法 1978年康内尔大学的吴瑞教授发明。 5‘p-GATCCCGG-OH3’ GGCC-p5’ BamHI adapter 用T4DNA连接酶连到DNA分子的两端,直接成为人工粘性末端。 ① adapter 一头平末端、另一头粘性末端(某种酶切位点序列)。 ② adapter的作用 Blunt-ended DNA 5’p-GATCCCGG-OH3’ HO-GGCC-p5’ BamHI adapter P- -P 5‘p-GATCCCGG- GGCC- -CCGG -GGCCCTAG-P5’ 5‘p-GATCCCGG- GGCC- CCGG GGCCCTAG-P5’ CCGGGATCCCGG-OH GGCCCTAGGGCC-P5’ 接头自我连接 接头与接头会彼此以粘性末端接在一起,影响与DNA片段的连接。 ③优点: 连上后就能用。 ④缺点: 先用小牛肠碱性磷酸酶(CIP)处理接头,水解掉其5’端的磷酸,防止自我连接。 (以后再用T4多核苷酸激酶加上磷酸。) ⑤防止自我连接 5‘p-GATCCCGG-OH HO-GGCC-P P-CCGG-OH HO-GGCCCTAG-P5’ CCGG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