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评讲之深刻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作文评讲之深刻解析

* * * * * * “深刻”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无论是记叙文还 是议论文,只要能揭示社会生活中富有意蕴的人和事;说理深入 浅出,剖析有理有据,体现文章的思想深度。需要考生对周围生 活现象有深刻的洞察力、敏锐的反应力,对作文所供材料、文题、 话题有深刻的理解力,对所确立的中心有生动的表达力。 “深刻”,是对文章内容方面的要求,主要是针对文章的思 想而言。《考试说明》中对“深刻”的要求是:“透过现象深入 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因果关系,观点有启发性。”即要求文章: 一、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具有深邃的见解;二、进行深入地分析, 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三、做到观点鲜明,蕴含哲理,给人启发, 令人深思,催人奋进。 在具体写作时,首先应该立意深远,见解深刻,说理透彻。 第7讲 深 刻 (2013·四川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唱唱歌,画画画儿…… 针对这种说法,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这是一道议论性材料作文题。“过一种平衡的生活”是论点,破折号后面的是对论点中“平衡”的具体提示,从“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到“打打球,唱唱歌,画画画儿”,体现的是一种内在的平衡关系,学累了,想累了,做累了,打打球休息一下,唱唱歌娱乐一下,画画画儿调剂一下,整个身心不就平衡了吗?理解了这一点,这篇文章的立意也就清晰了。 1、分析材料,找关键 2、审准材料,定立意 只要能够围绕“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进行思考,就能准确立意。 ①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②生活如酒,过于浓烈则辣喉,过于浅淡则无味,只有平衡的味道才显醇厚;生活如歌,过于高昂则刺耳,过于低沉则抑郁,唯有平衡的曲调才显悦耳;生活如画,过于繁杂则缭乱,过于简朴则无韵,唯有平衡的笔触才显美丽。 荷尔德林说:“人生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人生漫漫旅途中,让我们在奋斗的征程里学会欣赏沿途的风景,让我们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③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我们要在奔跑中学会憩息。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仍然要在路途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议论文) 题目扣材料,又明确了观点,还流露出辩证色彩。“诗意地栖居”使平衡的生活显出惬意闲适的意蕴,突出了精神的自由与追求,深刻! 开篇明旨,用比喻手法,辩证思维评价生活,点出“平衡”的“醇厚”“悦耳”“美丽”,并用荷尔德林的名言提出观点——人生充满劳绩,我们应该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立论新颖! 提出分论点“在奔跑中学会憩息”,这是“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的内涵之一。“奔跑”与“憩息”辩证说理。 ④遥望千年以前,孔子驾车周游列国。游说,辅君,宣 仁,教育,座下三千弟子,他在生活中奔走忙碌,然而孔子 并不是一味地只懂得奔跑。“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 味。”他懂得在忙碌的奔走中安静地憩息,他能够在奔跑中 明白停歇的意义。于是我们眼中的孔子,便是那两袖清风, 至贤至雅的圣人。⑤回首当下,多少人在疲倦的奔跑中丧失 了心力,名利正如那拴在驴子前的萝卜,诱惑着人们不断迈 步。然而驴子的结局是力竭而亡,人又如何呢?人成了奔跑 的机器,没有了灵魂,没有了精神,何其可悲!生活需要平 衡,奔跑中需要憩息,唯有此,我们才能懂得生活的旋律, 诗意地栖居! ⑥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我们要在追求中学会享 受。因为事业固然是我必须打造的圣殿,但在这圣殿之后还 应有一个花园。 ⑦阿尔卑斯山脚下有一块著名的标牌,上书“慢慢走, 欣赏啊!”是啊,在你攀登绝顶追逐胜利的同时,别忘了享 结合现实,从反面分析论证后再一次明确观点。 运用圣人事例来具体论证第一个分论点。 提出第二个分论点“在追求中学会享受”。运用比喻句来分析这一分论点,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想,可见考生对生活的感悟之深刻。 受沿途如画的美景。生命在追求与享受中圆满,人生因奋斗与 欣赏而美妙!鲁迅先生执笔时端庄肃穆,那笔顿作棍棒,唱醒 百万愚民;又顿而化为刀枪,直刺敌人心脏。这样的冷峻中, 先生为事业、为中华民族的觉醒耗尽心血。然而在萧红笔下, 我们看到了一个温和的懂得享受生活的老人。那青花瓷瓶中插 着的小花,那袅袅烟雾中轻缓吞息的神态,那一本正经探讨服 装搭配的话语,让人们感受到了一位别样的丰富多彩的鲁迅先 生。⑧他不是一生伏于案头的作家,在他追求精神财富的同时, 鲁迅先生享受

文档评论(0)

44777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