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桌文化的调查与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桌文化的调查与分析.

报告题目:对大学生课桌文化的调查与思考研究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学 院: 矿业学院 专 业: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年 级: 设备121 学 号:1208010302 1208010300 1208010303 学生姓名: 吴明明 李前程 邱旻秾 指导教师: 岳莹 2012 年 11 月 16 日 报告成绩 评 语 年 月 日 对大学生课桌文化的调查与思考研究 课桌文化是大学校园内的一道风景,它谈不上亮丽,却也多受瞩目;它有损公共场所的整洁,有悖于校纪校规,内容也不乏无聊、低俗乃至些许龌龊,却并非十恶不赦。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探索创作者的心理活动,对于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动向、改善大学的教学与管理、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大学课桌文化及其形式与内容 大学课桌文化是大学生以课桌为载体、在课上、课下等不同时间的个人创作。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另类,相对于政府倡导及民间组织的主体文化、主流文化之公开性文化,大学课桌文化与墙壁文化等可称之“非台面文化”或“地下文化”。该文化广泛流行于各大学校园,其创作主体构成复杂,内容、形式多样;它既与当今社会文化血脉相通,又具有大学情境的特殊性,是当代大学生多元心态的集中展现。 大学课桌文化形式多样,有名言警句,有诗歌、散文,有流行歌曲的歌词,有流行歌星、影星的名字,还有个人的QQ号码、联系电话及各种广告信息等。就其内容,大致有如下几类。 1、励志箴言 2、爱之心语 3、无聊之聊 4、休闲随笔 5、呼朋引伴。鹿鸣之声,求其友伴。 6、怨声怨气。埋怨与不满大多指向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 调查表明,上述几类内容的出现频率依次降低。 二、大学生对待课桌文化的基本态度 本次调查,共发放8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0份,覆盖贵州大学花溪南校区的在校学生。调查发现,对待课桌文化,大学生们大致有如下态度。 1、41%的同学对课桌文化坚决抵制或比较反对,39%的同学选择无所谓。尽管课桌表达相对自由,但有12%的同学认为认“课桌文化是言论自由的体现”。 2、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找个专门的地方,让同学们写下想说的话”是杜绝课桌文化的好办法。也有个别同学提出,“政府和政治机构最好放开言论,真正做到‘言论自由”,才能杜绝课桌文化现象。 3、有少数同学留言,“在大学里,课桌文化是不可能禁止的。正规化的东西往往因其呆板而失去生命力”。 三、大学课桌文化的一般特点 1、创作过程隐蔽 2、创作主体多样 3、创作内容与形式自由 4、创作场合流动 5、作品性质复杂 6、读者群体庞大 四、大学课桌文化的形成原因 1、言论空间与教育管理问题。 自由言论是人的基本需求。言论不仅可表达思想、沟通感情,以满足生命、生活的基本需求,更是个体独立精神的重要标志。凡健康或追求健康的社会,无不竭其所能鼓励人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充分了解人们的需求,据以设计和改进策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公民言论自由,早已为我国宪法所确认。倡导和谐的当今社会也在努力拓宽民众的言论空间。无奈社会问题多多,或积重难返,或暂无良策,在众多而沉重的社会脓疮面前进退两难——因其剧痛而不敢断然破除,因其恶臭而多少遮遮掩掩。温和的改良无需猛药却不能拒绝用药。于是,“限言”、“节言”、“慎言”等作为无法禁言的折中应运而生。社会机构、官员百姓也因其角色的不同而被赋予相应的言论空间。 大学作为社会未来发展的人才基地,政府自然会给予诸多规定。传达政府声音、高扬主体思想、渲染种种优越、肯定可观成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主旋律。政府机构自不必说,民间组织也多随声附和。统一思想、限制言论随即成为大学教育管理的基本举措。 然而,大学毕竟是学术重地,自由学术、创新思想乃其生命的根本。受此熏染,年轻的大学生们不会满足于一种思想、一种声音。公开性、台面上的声音尽管可靠而安全,但如果不能够或不足以表达其心愿,他们会另寻他途,倾吐心声。 2、高校扩招与需求差异问题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招生形式日趋灵活多样,各种特质的学生大批地涌入大学校园。相应地,大学生们的需求也愈发多样化。求职、考研,充实自我,求偶寻友,走过场、混文凭,甚至慕大学之名而“误入歧途”,等等五花八门、花样迭出。大学生们丰富多彩的需求也需要多样化的表达途径。单调而僵化的“台上”场合已经不足以发出其纷杂而特异的声音。“课桌文化

文档评论(0)

s4as2gs2c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