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岩溶工程地质研究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岩溶工程地质研究解析

二、地基塌陷的成因 形成塌陷的原因很多。如潜蚀、真空吸蚀、振动、土体软化、建筑荷载。目前认识尚不一致。因当地条件不同,产生塌陷的原因而不同,也可能是以一种原因为主导,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产生塌陷主要与以下条件有关: 1、覆盖层厚度:覆盖层薄,易于塌陷且形成时间短; 覆盖层厚,不易塌陷或形成时间相对较长。90%塌陷出现在覆盖层厚度10m,厚度30m者很少产生塌陷。 2、水的作用:常常因为地下水位下降或降雨期间产生,常出现于降落漏斗中心,土体含水量达60%以上的状态。 3、土质条件:砂性土比粘性土易于塌陷,结构愈散软愈易塌陷且速度愈快。 4、覆盖层下伏有较大的溶蚀空洞是形成塌陷的有利条件。 三、岩溶地基的处理措施 当岩溶地基不能满足要求时,必须进行处理。根据实际情况可考虑选择如下措施: (1)挖填:浅埋洞体,可挖除软弱充填物,回填强度高的土石体。 (2)跨盖:当基础下有小溶洞时,可以采用梁板跨越或柱支架的办法保证基础稳定性。 (3)灌浆加固:对于洞体埋深较大时,可采用钻孔灌浆的办法堵填洞穴。 (4)对于覆盖层堆可采用夯实等处理办法。 此外,可以改变基础形式。如桩基础,或采取绕避等措施。 * 垂直渗入带:位于地表以下,最高水位以上,平时无水,只有降水时有水渗入,水主要是沿着斜向或垂直的裂隙或层面向下渗流。地下水主要是以垂直形态为主,常形成垂向分布的溶斗、落水洞及竖井等。 地下水位季节变动带:位于高水位与低水位之间。地下水既有水平循环也有垂直流动,但以水平流动为主。由于水动力条件有利,因而岩溶作用最为强烈。往往发育着成层的水平及垂直溶洞及暗河系统。本带厚度取决于地区的潜水位变化幅度,由几米到几十米。 水平流动带:位于最低水位以下,经常处于饱水状态,常年有水向局部侵蚀基准面排泄,多发育互相连通的水平方向的溶蚀通道。河谷附近的岩溶通道往往指向河谷,表现出局部承压现象。 深层缓流带:在水平流动带之下,不受当地水文网影响,地下水主要是流向远处的排水区,其流动方向决定于地质构造及大的地貌特征。此带水的循环交替极为缓慢,岩溶发育程度微弱,以溶孔和溶蚀裂隙为主 (二) 水平分带 厚层裸露石灰岩分布区,岩溶发育除了垂直分带,还有水平分带: 河流中上游及远离河谷的分水岭地区,地势较为高峻。降水入渗后作垂直运动,多发育垂直岩溶,如漏斗、落水洞、溶蚀竖井等。地表多呈峰林地形。到达地下水面以后,水流作水平运动,形成水平溶洞。由于水流分散且不经常存在,故岩溶发育较弱,溶蚀通道相互连通性较差,形成较为孤立的水流,常缺乏统一的地下水面,但地下水面总的倾向于河谷及下游。 接近河流下游及河谷地带,以发育水平岩溶为主,水流集中而经常,溶蚀作用强烈,由于洞穴扩大导致坍塌,多出现溶蚀洼地、孤峰等。地下多形成暗河,有统一地下水面,水位线,岩溶泉在此集中排泄。 (三)地下水径流条件的影响 (四)气候的影响 1.降水的影响: (1)水直接参与岩溶作用,充足的降水是保证岩溶作用强烈进行的必要条件。 (2)水是溶蚀作用的介质和载体,充足的降水保证了水体的良好的循环交替条件,促进岩溶作用的强烈进行。 2.温度的影响: (1)温度升高,水中的CO2的溶解度减小,不利于岩溶作用。一般,水温升高200 -300 C,溶于水中的CO2减少一半。 (2)温度升高,生物新陈代谢加快,释放更多的CO2带入水中,同时温度升高,化学反映速度大大加快,有利于岩溶作用。一般温度升高100 C,化学反应速度加快一倍。 总体上:温度的升高有利于岩溶作用的进行。 温热潮湿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岩溶作用较强烈 高寒干旱的地区:岩溶不发育 不同气候条件下,岩溶速度、形态、类型都明显不同 我国气候分类 副热带 亚热带 温 带 三大特征地区 青藏高寒地区 西北干旱地区 南部温热地区 如溶蚀速度: 广西:0.12-0.13mm/a ; 湖北:0.06mm/a ; 河北:0.02-0.03mm/a 。 岩溶形态差别: 广西副热带—溶蚀为主,地表地下岩溶充分强烈,形态诸全; 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 岩溶发育,以溶丘、溶洞、漏斗为特征。 河北、山东、山西等地 — 不太发育,侵蚀为主,几乎不发育封闭溶蚀地形,以地下隐伏岩溶为主。 (五)地形地貌的影响 地形地貌条件通过影响水的入渗,循环交替条件,进而影响岩溶发育的规模、速度、类型及空间分布。例如: 地形平缓地貌较之地形较陡地貌,地表径流缓慢,入渗量较大,有利于岩溶发育。 不同地貌条件,因其垂直入渗带埋深和水平径流程度的不同,垂直岩溶形态

文档评论(0)

此项为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