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定义: 感受器 传入神经 大脑皮质及其他皮质下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连接感受器、效应器与大脑皮质及其他皮质下中枢的神经元链. { 感觉传导路 运动传导路 一、感觉传导路 (一)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第一级神经元 脊神经节细胞 (周围突) 脊神经 肌,腱,骨,关节 皮肤的精细触觉 (中枢突) 后根 经脊髓后索 薄、楔束 第二级神经元 薄、楔束核 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 腹后外侧核 第三级神经元 丘脑中央辐射 经内囊后肢 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损伤及其表现: ①脊神经,脊神经节,后根损伤: 同侧相应分布区的本体感觉及精细触觉障碍; ②脊髓后索损伤: 同侧损伤平面以下的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 ③延髓薄束核、楔束核损伤: 同侧半身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 ④延髓内侧丘系交叉处损伤: 双侧上下肢及躯干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 ⑤内侧丘系、腹后外侧核、内囊损伤: 对侧半身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 ⑥大脑皮质损伤: 对侧相应支配区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 (二)痛、温觉和粗触觉传导通路 1.躯干、四肢的痛、温觉和触觉传导通路 第一级神经元 脊神经节细胞 皮肤 (周围突) 脊神经 (中枢突) 后根 上升1~2节 第二级神经元 后角固有核 白质前连合交叉 形成 脊髓丘脑侧束(痛温觉)脊髓丘脑前束(触觉) 经脊髓外侧索、延髓、脑桥、中脑 第三级神经元 腹后外侧核 丘脑中央辐射 经内囊后肢 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损伤及表现: ? 皮肤 ? ①脊神经、脊神经节、后根损伤: 同侧分布区的节段性痛温觉障碍; ②后角损伤: 同侧支配区下1~2节的节段性痛温觉障碍; ③白质前连合损伤: 双侧对称性支配区下1~2节节段性痛温觉障碍; ④脊髓半横断损伤: 对侧损伤平面以下(下1~2节段)的痛温觉障碍; ⑤脑干损伤累及脊髓丘脑束、腹后外侧核损伤: 对侧躯干及上、下肢痛温觉障碍; ⑥内囊损伤: 对侧半身痛温觉障碍; ⑦大脑皮质损伤: 对侧相应支配区的感觉障碍. 2.头面部痛、温、触觉传导通路 三叉神经节 (周围突) 脊神经 皮肤粘膜 (中枢突) 三叉神经根 三叉神经脑桥核(触觉)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温觉) 腹后内侧核 丘脑中央辐射 中央后回下部 损伤及表现 ①三叉丘系以上损伤: (腹后内侧核、丘脑中央辐射、内囊、中央后回下部) 对侧头面部痛、温及触觉障碍; (三叉神经、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根、三叉神经脊束、三叉神经脊束核) ②三叉丘系以下损伤: 同侧相应支配区的痛温触觉障碍 (三)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1.视觉传导通路 第1级神经元 双极细胞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第2级神经元 节细胞 视神经.视交叉.视束 鼻侧纤维交叉、颞侧不交叉 第3级神经元 外侧膝状体 视辐射 经内囊后肢 距状沟两侧皮质 损伤表现 ①视神经损伤: 患眼全盲; ②视交叉中部损伤: 双眼视野颞侧偏盲; ③视交叉外侧部(未交叉)损伤: 患眼鼻侧半视野偏盲; ④视束、外侧膝状体、视辐射、视中枢损伤: 双眼对侧半视野同向性偏盲 2.瞳孔对光反射: 视网膜 视神经 视交叉 两侧视束 上丘臂 顶盖前区 两侧动眼神经副核 睫状神经节 节后纤维 瞳孔括约肌 损伤表现 ①视神经损伤: 患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 患侧瞳孔间接对光反射存在 ②动眼神经损伤: 患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 患侧瞳孔间接对光反射消失 针刺左小指产生痛,试述引起痛觉的传导路? 二、运动传导通路 组成与功能 锥体系 锥体外系 管理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调节肌张力,协调肌群活动. (一)锥体系 上运动神经元: 下运动神经元 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锥体细胞; 脑干的脑神经运动核; 脊髓前角运动细胞. 皮质脑干束 皮质脊髓束 1.皮质脊髓束 ①起于中央前回上、中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锥体细胞; ②下行经内囊后肢、大脑脚底中3/5、脑桥基底部、延髓的锥体; ③在锥体交叉处约75~90%的纤维交叉至对侧,形成皮质脊髓侧束,行于脊髓外侧索终止于脊髓前角,支配四肢肌; ④未交叉的纤维行于脊髓前索,为皮质脊髓前束,下降中逐渐交叉到对侧,终止于对侧前角,支配躯干肌和四肢骨骼肌; ⑤皮质脊髓前束中有一部分纤维始终不交叉而止于同侧前角细胞,支配同侧躯干肌; 2.皮质核束 ①起于中央前回下部的锥体细胞; ②下行经内囊膝部、中脑,至大脑脚底中3/5内侧部; ③大部分终止于双侧脑神经运动核,支配双侧眼外肌、咀嚼肌、面上部肌、咽喉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④小部分终止于对侧面神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支配对侧的面下部肌、舌肌.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一级试卷:词汇与语法测试题库.docx VIP
- 2023年广西民族大学219翻译硕士泰语B卷考研真题.pdf VIP
- 汇川INOVANCE MD290系列通用变频器综合手册.PDF VIP
- 2020年广西民族大学219翻译硕士泰语(A卷)考研真题.pdf VIP
- GB-T 2423 2-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docx VIP
- 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第7课《我是班级值日生》 (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docx VIP
- 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完整版.pptx VIP
- 中华保险公司题目行测.pdf
- 练习十四 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ppt VIP
- 2018年广西民族大学219翻译硕士泰语考研真题.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