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股文的基本体制参照
八股文的基本体制
一般来说,八股文是由破题、承题、起讲、股对和小结、大结等部分组成,它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综合各种考试文体而逐渐形成的。就其构成各部分而言,除了股对部分,其他各部分可以说在唐宋时期的考试文体如律赋与经义、论等文体之中早已形成。因此,讲八股文的体制,可以分成两部分讨论,一部分是相对稳定的部分,即是破承、起讲、大小结语,这些构件至迟在南宋就已经出现了,基本上是从其他考试文体如律赋和经义、论之中援引过来的;一部分即是八股文作为一种文体最有特色的部分——股对、尊经守注和代人语气,可称为八股文的三要素。虽然在其他文体当中早已零星的存在这些现象,但作为一种独特且相当普遍的特征,是在八股文中才得以确立的。
一、八股文的基本结构
顾炎武曾对明代八股文体制的演变作过简要的概括,他说:
发端二句或三句,谓之破题。大抵对句为多,此宋人相传之格(本之唐人赋格)。下申其意,作四五句谓之承题,然后提出夫子(曾子、子思、孟子皆然)为何而发此言,谓之原起。至万历中破止二句,承止三句,不用原起,篇末敷演圣人言毕,自摅所见,或数十字或百余字,谓之大结。明初之制可及本朝时事,以后功令益密,恐有借以自炫者,但许言前代不及本朝,至万历中,大结止三四句。于是国家之事罔始罔终,在位之臣畏首畏尾,其象已见于应举之文矣。(《日知录集释》卷十六)
这一段话专门论述八股文破题、承题、原起和大结的演变,认为破题源于唐代之律赋,原起到万历中已废弃不用了,而大结至万历中也只有三四句了,况且不许言及本朝之事,已失掉大结的原意了。
概括地说,八股文的基本结构如破题、承题、起讲、结语等,可以说在唐宋的律赋以及宋代的经义、论中已经形成。元代倪士毅《作义要诀》序云:“首有破题,破题之下有接题,有小讲,有缴结。以上谓之帽子。然后入官题,官题之下有原题,有大讲,有余意,有原经,有结尾。”倪士毅这里所讲的是南宋时经义的情况。而至于论,在南宋时期也已经出现了格式化,如四库馆臣《论学绳尺》提要云:“其破题、接题、小讲、大讲、入题、原题诸式,是后来八比之滥觞,亦足以见制举之文,源流所自出焉。”可以看出,八股文的大部分结构在南宋的经义和论中就已经定型了。至于南宋的经义和论,也是从唐宋科举考试中的文体如律赋和试帖诗中汲取经验,才逐渐走向格式化的。
1、破题
所谓破题就是用二三句话把题目的大意讲出来。清人梁素冶《学文第一传》云:“凡作破题,最要扼题之旨、肖题之神,期于浑括清醒,精确不移,其法不可侵上,不可犯下,不可漏题,不可骂题。语涉上文谓之侵上,语犯下文谓之犯下。将本题意思未经破全或有遗漏,为之漏题。将本题字眼全然写出,不能浑融,是为骂题。”由此可见破题要求之严。至于破题的句式,上面顾炎武所讲破题以对句为多,而据笔者阅读八股文的经验是,初期作品以对句为多,成化以后,八股文定型,则以散句为多。至于破题的渊源,正如顾炎武所说,本之唐人赋格。唐人科考中的试帖诗和律赋已有此项内容了。唐人李程《日五色赋》破题云:“德动天鉴,祥开日华”。但要求没有后来严格,题目中的“日”字在破题中仍然出现,这在八股文中就是骂题了。
其实所谓的破题也就是用等值或近似的字眼替换题目中的字眼。章学诚谓:“经生之为时艺,首用二语破题。破题例不书名,先师则称圣人,弟子则称贤者,颜、曾、孟子则称大贤,盖仿律赋发端,先虚后实,试帖之制度然尔。”破题对于作文而言极为重要,如果题目分解不开,将无从下笔。宋曾慥《高斋漫录》曾记载一个案例,云:
徐师川族兄少赴举场,试《圆坛八陛赋》。援毫终日,不能下笔,乃大书试卷云:“圆坛八陛,八陛圆坛,既圆坛而八陛,又八陛以圆坛。八陛圆坛,既圆坛而八陛;圆坛八陛,又八陛以圆坛。”榜出,阳为失意之状。或调之曰:“有司不明固可罪,然吾兄所以被黜,正由小赋中不见题故也。”至今人传以为笑。
破题就像制谜,谜底已经给出,要你制作谜面。这就要利用汉字固有的特征,诸如近义、描述、释义和同义反复等方式替换原有题目中的字眼。当然关键还要知道题目的出处,这位徐君做不出破题,恐怕是不识题目出处之故。
诗也有破题,欧阳修《六一诗话》谓梅圣俞《河豚》诗,开首“春洲生荻芽,春岸生杨花”,只此破题已道尽河豚好处。孙奕《新刊履斋示儿编》卷八云:“为文有三难,命意上也,破题次也,遣辞又其次也。不善遣词,则莫能敷畅其意;不善涵蓄题意,破题何自而道尽哉?则是破题尤难者也。尝即是而观,古文第一句便是道尽题意而尽善尽美者,我国朝得三人焉。欧阳文忠公《纵囚论》曰,信义行于君子,刑戮施于小人。则一句道尽太宗求名之意矣。其后,《韩文公庙碑》,苏文公有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又一句道尽昌黎之道义矣。百有余年而至周益公必大《三忠堂碑》,其曰,文章天下之公器,万世不可得而私也;节义天下之大闲,万世不可得而逾也。谓文忠欧公以文鸣,忠襄杨公、忠简胡公俱以忠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