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王实甫和 《西厢记》 第三章 王实甫和《西厢记》 大约在关汉卿进行频繁创作活动的同时,元代剧坛又绽开了一树奇葩,这就是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如果说,关汉卿剧作以酣畅豪雄的笔墨横扫千军,那么,王实甫所写的具有惊世骇俗思想内容的《西厢记》,却表现出“花间美人” 般光彩照人的格调。剧坛上的关、王,如同诗坛上的李、杜,是一前一后出现的两对双子星座。 作为剧本,《西厢记》杂剧表现出的舞台艺术的完整性,达到了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明初的贾仲明环顾剧坛,提出“《西厢记》天下夺魁”,一锤定音,充分肯定了《西厢记》在文学史上的位置。 第三章 王实甫和《西厢记》 第一节 王实甫的生平与创作 第二节 西厢记故事的演变 第三节 《西厢记》的思想内容 第四节 《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第五节 《西厢记》的影响 第一节 王实甫的 生平与创作 第一节 王实甫的生平与创作 1 王实甫,大都人,《录鬼簿》列为“前辈已死名公才人”而位于关汉卿之后,据此推断他大约与关汉卿同时或稍后。天一阁本《录鬼簿》说他名德信,其他可靠的生平资料就很少。 明代陈所闻《北宫词记》录有署名王实甫的一首散曲[商调·集贤宾](退隐),其中有“想着那红尘黄阁昔年休,到如今白发青衫此地游”的话,可知他做过官,因不得已而归隐了;“百年期六分甘到手,数干支周遍又从头”,可知他至少活了60岁,并且“有微资堪赡賙,有园亭恳纵游”,晚景不错。据曲中“荷香柳岸舟”、“鲜鱼鲜藕”、“老菱香蟹”等南方特有景物的描写,他很可能在江南生活过。 第一节 王实甫的生平与创作2 明初贾仲明为他写了一首挽词[凌波仙]: 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飙飙排剑戟。翠红乡,雄赳赳施谋智。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天一阁本《录鬼簿》) 说明三点:1.他很熟悉勾栏的生活,擅长写儿女风情一类的戏;2.他很有才华,当时的文人作家都很佩服他;3.他的《西厢记》当时已经名扬天下,影响甚大。 第一节 王实甫的生平与创作3 王实甫剧作,《录鬼簿》载录14种。 现存除《西厢记》,尚有《丽春堂》,写金章宗时丞相完颜乐善仕途沉浮的故事;《破窑记》,写吕蒙正始贫终富过程中与刘月娥的曲折的婚姻,成就都不大。另外,《贩茶船》和《芙蓉亭》二剧各存一折曲文。 所作散曲也只几首。 他以一部《西厢记》“天下夺魁”。 第一节复习思考题 了解王实甫的生平与创作情况。 第二节 西厢记 故事的演变 第二节 西厢记故事的演变1 关于《西厢记》的作者,有王实甫作前四本、关汉卿续作第五本的说法,也有说关作王续的,现在一般的看法是五本均出于王实甫。 但第五本有一折中数人对唱的情况,这明显不合元杂剧的体例,且为前四本所无,它与前四本的关系乃至出现的年代,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第二节 西厢记故事的演变2 《西厢记》所写的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有很长的流传演变过程。 第一,元稹《莺莺传》。《莺莺传》的主题:“始乱之,终弃之”。着力宣传男尊女卑和女人是祸水的滥调,维护封建道德。但是作品在客观上塑造了莺莺这个美丽、多情、善良的少女形象,通过她追求幸福爱情而最终被抛弃的悲剧命运,也暴露了封建社会的冷酷。 第二节 西厢记故事的演变3 第二,诗词咏唱。《莺莺传》的故事,投合了不少封建文人墨客的口味。他们写诗填词咏唱其事,并把它带到歌楼酒馆,崔、张爱情故事便广泛流传开来。 到宋代秦观和毛滂都曾把崔、张爱情故事写成歌舞曲《调笑转踏》,赵令畤改写成鼓子词《商调·蝶恋花》。赵作对张生“弃掷前欢”表示了不满。 第三,宋、金时期,出现了以戏曲形式表演崔、张爱情故事的作品,南宋有官本杂剧《莺莺六么》的名目,金院本有《红娘子》的名目,南戏有《张珙西厢记》。 第二节 西厢记故事的演变4 第四,最为著名的又保存完整的是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为区别后来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把它称为《董西厢》,而把王实甫《西厢记》称为《王西厢》。 《董西厢》对崔、张爱情故事进行了前面的再创作,把它扩展为5万字的一部规模宏伟的讲唱文学巨著。它增加了许多情节,对人物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造;它改变了《莺莺传》“始乱终弃”的故事格局,把它写成莺莺和张生共同反抗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由的故事,赋予了它反封建的主题。 第二节 西厢记故事的演变5 从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到《西厢记诸宫调》,故事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前者肯定张生抛弃莺莺的“忍情”变成了后者对张生和莺莺争取自由的爱情与婚姻的赞美。而且诸宫调中的故事已经形成了很强的戏剧性,很适宜用戏剧形式来表演。 但作为一部艺术作品,《西厢记诸宫调》仍有不少显得粗糙的地方。它的情节不够紧凑,有些枝节铺衍过甚;它的人物形象也时有暧昧之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