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雷达观测规定参考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气雷达观测规定参考资料

天气雷达观测规定(常规天气雷达部分   (一)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从5月1日-10月5日。   (二) 上海、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重庆从4月1日-10月5日。   (三) 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从3月1日-10月5日。   (四) 除上述全国定时观测时段外,各省(区、市)应该制定适合本省(区、市)情况的恶劣天气观测规定。   第九条 全国定时观测时间为8时、11时、14时、17时、20时、23时。除上述6次全国定时观测外,各雷达站应根据当地气象服务需求,增加观测时次或进行加密观测、跟踪观测。   第十条 根据防汛抗灾、气象服务及科学研究等需要,中国气象局及业务主管部门可以增加雷达观测时次和任务。                第三章 观测环境   第十一条 雷达站址环境要求   (一) 雷达站址周围无高大建筑物、高大树木、山脉等遮挡。在雷达主要探测方向上(天气过程的主要来向)的遮挡物对天线的遮挡仰角不应大于0.5° ,其它方向的遮挡角一般不大于1° 。建站时应绘制四周遮挡角分布图,以及距测站1千米高度和海拨3千米、6千米高度的等射束高度图。   (二) 雷达站周围不能有电磁干扰。   (三) 雷达站应具备必要的水、电、路及人员生活基本条件,具有自身供电能力。   (四) 雷达站必须具有防雷设施,有效保护雷达和人员安全。   第十二条 雷达机房与天线防护   (一) 雷达机房包括收发机、伺服系统、雷达控制台、雷达图像显示器、雷达数据处理系统、雷达产品传输系统、配电系统等设备用房及雷达值班室。   (二) 雷达机房应有防暴雨、大风、沙尘、腐蚀性气体及有害物质影响的措施。   (三) 雷达机房内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温度一般在摄氏18-26度,相对湿度不超过80%,确保雷达正常工作。   (四) 雷达机房内各分机与墙之间留足够的空间,连接电缆和导线一般埋设在预置的地沟板槽中,机房内工作线缆应屏蔽。   (五) 机房地面要铺设绝缘物质,防止静电或漏电对雷达、人身造成损伤。   (六) 天线底座必须专门设计,天线安装必须牢固、可靠。   (七) 机房内必须有防火警报系统和消防设施。   (八) 保持机房清洁卫生,防止鼠类和各种昆虫侵入。   第十三条 雷达安全保护   (一) 雷达站安全是保障雷达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雷达站应具有防偷盗、防破坏等安全保护措施。   (二) 雷达供电系统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各路供电电压符合设备要求,电源干洁,额定负荷留有足够的余量。   (三) 机房地线要符合要求,接地电阻一般应小于1欧姆,接地良好,地线布线安全有效。   (四) 严格防止发射机微波辐射泄漏。天线周围应设有防护栅拦。      第四章 雷达参数测量与标校   第十四条 回波空间位置的定标   (一) 雷达探测到的回波空间位置由雷达天线位置、指向及测距等数据确定。   (二) 雷达天线所在位置的地理坐标用经度、纬度、海拨高度表示。经度、纬度的精确度小于3秒(100米),海拨高度的精确度小于5米。   (三) 雷达发射射线的指向(包括射线的方位角、仰角)要精确定标。定标前要对天线座的水平进行精确标定。方位角、仰角的定标精确度小于0.1° 。天线指向标校和水平检查每年进行一次。   (四) 雷达测距的精度小于100米(0.8m s)。测距每年检查一次。   第十五条 天气雷达参数测量   (一) 雷达天线参数包括天线增益、波束宽度、天馈系统损耗等。雷达出厂时需对上述参数进行测量,在天线不出现损伤的情况下可沿用出厂的测量数据。条件允许的台站,每年测量一次。   (二) 雷达发射参数包括发射频率、脉冲功率、脉冲宽度、重复频率等。雷达发射参数在每年定时观测时段开始前进行测量,之后每月定期测量一次。   (三) 雷达接收参数包括接收机带宽、最小可测功率、动态响应曲线等。接收参数至少每月测量一次。测量设备条件较好的台站,观测时段内每周测量一次。   第十六条 回波强度定标   (一) 利用标准信号源,确定量化值与回波功率值的对应关系,要求这一对应关系的线性范围大于70dB,在线性范围内的测量点的均方差优于1dB。   (二) 所有距离库的回波强度值必须用雷达气象方程计算求得。   (三) 为了减少计算量,可根据定标曲线制定定标表, 利用查算法代替方程计算。   (四) 回波强度定标每月进行一次。   第十七条 标校工作要求   (一) 雷达参数发生变化后及时修正定标表。   (二) 出现对雷达参数有影响的故障或元器件更换,必须重新进行雷达参数测量和定标。   (三) 雷达参数测量、定标数据及定标表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