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茱萸的开发与利用
--姓名--
----------学院-------班---级
摘要:一直以来各种各样的疾病一直困扰着人们。健康在人们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对中草药的认识进一步增加。我们对中草药的研究也日益加深,对一些常用的中草药更是加大了他们的开发和利用程度。其中吴茱萸具有很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吴茱萸的主治:高血压,呕吐,反胃吞酸等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疾病。是生活中的常见疾病,故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特对其进行阐述。
概述:吴茱萸(学名Tetradium ruticarpum,原名Euodia ruticarpa),萸种。别名吴萸、茶辣、漆辣子、臭辣子树、左力纯幽子、米辣子等。通常分大花吴茱萸、中花吴茱萸和小花吴茱萸等几个品种。吴茱萸及其变种的接近成熟的果实为常用中药。其性热味苦寒,有散热止痛、降逆止呕之功,用于治疗肝胃虚寒、阴浊上逆所致的头痛或胃腕疼痛等症。 植物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高2.5~8m。幼枝、叶轴、叶柄及花序均被黄褐色长柔毛。羽状复叶对生;小叶5~11,长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14cm,宽2~6cm,上面疏生毛,下面密被白色长柔毛,有透明腺点。花单性异株,密集成顶生的圆锥花序。蓇葖果紫红色,有粗大腺点,每果含种子1粒。花期6~8月,果期9~10月。生于温暖地带山地、路旁或疏林下。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陕西、湖南、湖北、福建、浙江、江西。吴茱萸水煎, 制成冲剂, 每包含生药g, 每日包, 早晚饭后各服包, 用开水冲服吴茱萸研末, 每次~g, 用醋调敷两脚心, 睡前敷, 用布包裹, 约敷~小时, 一般敷后血压即可下降, 症状改善治疗眩晕吴茱萸~g、红参~g、大枣g、生姜g, 水煎服~剂即见效吴茱萸末g、肉桂末g, 醋适量, 外敷双足涌泉穴, 临睡贴, 次晨取下.治疗高血压引起的眩晕 【新中医 1984】
12,治疗婴儿肺炎
吴茱萸研成细末, 醋调成糊状, 每日用3g, 贴於双脚心, 用纱布包好, 24小时更换1次, 连用3天【陕西中医 1989】
13,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
吴茱萸10g, 研末, 醋调成糊状, 敷於双足涌泉穴, 48小时取下【新中医 1980】
14,治疗小儿腹泻
吴茱萸12g, 研末, 取未熟的热饭适量与药粉混合成饼, 温度适中, 敷於脐部, 用纱布绷带固定, 敷10小时【中级医刊 1988】
吴茱萸20g, 研细, 用醋调成糊状, 敷脐部, 胶布固定, 24小时取下【陕西中医 1987】
15,治疗蛲虫病
吴茱萸10g, 大黄3g, 每日1剂, 水煎分3次服, 连服7天【广西中医药 1984】
16,治疗口腔炎
吴茱萸g、18肉桂12g, 研成细末, 醋调, 捏成小饼状敷於双足底涌泉穴, 用绷带固定, 1天1次【江苏医药 1976】
吴茱萸12--15g(小儿酌减), 研成细末, 用醋调成糊状, 敷於双侧涌泉穴, 24小时取下, 一般敷1次即有效【山东医刊 1965】
附方
制阳明病,食谷呕吐者: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厥阴病,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渣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制心中寒,心背扯痛,吴茱萸一升,桂心当归二两,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三十,温酒下,渐加之四十。
制肝火肋痛,白术陈皮各一钱五分,黄连八分,吴茱萸四分,水煎服。
制胃气虚冷,不能饮食,食即吐酸水。吴茱萸(汤浸七遍)干姜各等分,上为散,每服三钱七。空心热酒调下【3】。
治脚气入腹,困闷欲死,腹胀,槟榔七枚, 陈皮(去白)、木瓜各一两, 吴茱萸、紫苏叶各三钱, 桔梗(去芦)、生姜(和皮)各半两.上细切, 水煎, 次日五更, 分作三、五服, 只是冷服.冬天略温服亦得治疗远年近日小肠疝气, 偏坠搐疼, 脐下撮痛, 以致闷乱, 及外肾肿硬, 日渐滋长, 阴间湿痒成疮:吴茱萸(去枝梗)一斤(四两用酒浸, 四两用醋浸, 四两用汤浸, 四两用童子小便浸, 各浸一宿, 同焙干), 泽泻(去灰土)二两.上为细末, 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 空心食前盐汤或酒吞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夺命丹)茱萸煎酒含漱之茱萸末, 醋调涂足心.亦治咽喉作痛广西中医药 1990;(2):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