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斋书目的两个问题及引发的思考.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愚斋书目的两个问题及引发的思考.doc

愚斋书目的两个问题及引发的思考   [摘要]愚斋藏书在盛宣怀离世之后逐渐流散,藏书目录成为今天人们认识、研究愚斋藏书的基本依据。由于目录不止一部,没有明确的编纂体例,亦未说明著录对象的具体归属,一些研究者往往依据题名中“愚斋(盛氏)图书馆”的字样,将这些书目均视作盛氏所建愚斋图书馆馆藏之目录,并据此展开相关研究,而没有注意到这些目录存在的问题,忽视了愚斋藏书的家藏部分,造成了愚斋藏书整体研究的缺陷。   [关键词]愚斋藏书;书目;问题   [中图分类号]G255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41(2013)04-0023-04   愚斋藏书指的是清末盛宣怀的藏书。盛宣怀一生致力于洋务运动,不以藏书显名,然其藏书数量过十万卷,书籍类型涵盖古今中外,且能摒弃传统藏书家敝帚自珍的习气,创建愚斋图书馆,将收藏向公众开放,嘉惠士林,传播文化,开一个时代藏书家收藏理念转变之先河,从这些方面而言,完全可以跻身近代著名藏书家之列。令人惋惜的是,愚斋藏书在盛宣怀过世之后,逐渐流散,今天人们对于其当年状况的认识主要基于藏书书目。目前存世的愚斋藏书书目共有四部:《愚斋图书馆藏书书目》18卷附《愚斋图书馆未分类书籍总目》,“民国”二十一年(1932)上海大成印务局铅印本,以下简称“18卷本”;《愚斋图书馆藏书书目·词曲类·戏曲类》,“民国”二十一年(1932)上海大成印务局铅印本,是18卷本书目集部第五卷的补辑,以下归入18卷本讨论;《愚斋图书馆藏书书目》不分卷,附未分类书目、《愚斋图书馆丛部书目》,“民国”二十一年(1932)上海大成印务局铅印本,以下简称“不分卷本”;《盛氏图书馆善本书目》,抄本,以下简称“善本书目”。在通过这些书目对愚斋藏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了两个问题:一是愚斋图书馆的普通本藏书为什么会有两部书目,即18卷本书目和不分卷本书目,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二是《盛氏图书馆善本书目》著录的善本数量及品质相对于盛宣怀的经济实力和当时的善本流通量而言,似乎太过薄弱,是否真实反映了愚斋所藏善本的全貌?而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又直接关联着愚斋藏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因此,本文拟将书目之间的比对分析、相关文献的搜集爬梳与盛宣怀所具备的收藏条件的分析相结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目前愚斋藏书研究的进一步展开有所启示。   1“18卷本”与“不分卷本”书目之间的关系   善本书目之外,愚斋藏书还有两部书目——18卷本书目和不分卷本书目,著录愚斋所藏普通书籍。二者从题名到编纂体例几乎完全相同,然将它们详加比对,著录重出者仅50种50部3 375本(未分类者除外),在卷帙和内容方面,又几乎完全相异,显然著录的是不同部分的愚斋藏书。18卷本书目卷前《叙》有言:“适敦聘缪筱山、罗榘臣诸公主持编辑,未及竣事,愚斋公作古。该馆基地原属义庄,迩以变产输将,馆址亦预其列。仓卒迁让,错乱不可言状。爰由同人商请四五老友,担任清厘,搜蠹拂尘,经五阅月之工作,始获整理上架、粗具规模。计纂成经、史、子、集目录十册。至种类、卷数、悉系于各部子目之下,不复赘列云。”可知缪荃孙等人在盛宣怀去世之后,仍然坚持编纂并完成了盛氏所建愚斋图书馆的藏书目录,即18卷本书目。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有另外一部相类书目的出现?这部书目著录的图书又从哪里来?由于相关文献的缺失,要通过直接论据得出确切结论显然不太可能。然而,如果我们转换视角,顺着愚斋藏书本身的方向追溯,却能使这些问题得到相对合理明确的解释。   众所周知,愚斋藏书在盛宣怀去世之后,除了善本秘籍被盛氏后人分割变卖外,普通书籍中的主要部分分别捐赠给了圣约翰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山西铭贤学校。关于圣约翰大学得到的这部分藏书,1933年12月《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上有一则题为“约翰大学将建盛氏图书馆”的报道,文曰:   久为全国知识界景仰的盛氏(盛宣怀)藏书楼,搜储国学新旧善本图书达数十万册之巨,平素封秘珍藏,外人莫窥其奥。闻今已由盛氏后裔全部捐赠梵王渡圣约翰大学,士林赞美,以较浙江天一藏书之终不免于散失为善多矣。特盛氏不捐于其先人所手创之交通大学,而转赠与外人统制之约翰大学,似犹令人寻味。个中人言,此事系约翰大学旧同学,国府前财长宋子文先生介绍之力。该校已准备另建三层大厦之新图书馆以藏之,且命名为“盛宫保图书馆”,日下第一箱书已到校云。[1]   这里所说的“盛氏(盛宣怀)藏书楼”,应指盛宣怀一力创办的愚斋图书馆。据此报道,可知愚斋图书馆的普通藏书在1933年应该已经全数捐赠了圣约翰大学。圣约翰大学的这批藏书新中国成立后又归入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的周子美和吴平两位学者通过对该校所藏愚斋藏书的调查,亦肯定了这批藏书就是18卷本《愚斋图书馆藏书书目》(不包括未分类书目)著录的图书,即愚斋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