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图源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寿图源流.doc

寿图源流   古今祝寿礼品中,寿图是比较常见的。寿图的内容除了寿星外,还有桃子、松树、仙鹤、仙人、寿字等,这些都跟长寿有关。松树是以其四季常青、岁寒不凋、生命力强而成为长寿的象征。仙人长生不死,自不待言。仙鹤常常伴随在仙人身边,是仙人的交通工具,因而也具有长生不死的特性。桃子能延年益寿的观念则来自西王母的仙话。   西王母原是西方的一位女神,主管人的生死,后羿的不死之药就是从她那里求来的。她住在昆仑山的瑶池,果园里种有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桃。《汉武故事》一书中有食桃“可得极寿”的话。唐代释慧立《三藏法师传》云:“伏愿玉宇延和,仙桃荐寿,迈甘泉之清暑,等瑶水之佳游。”表明唐代已用桃子祝寿。宋代以后,桃子成了祝寿不可或缺的物品。宋徽宗绘有《献寿桃图》。元赵孟頫《松雪斋集》中《皇庆三年三月三日圣节大宴长寿仙道宫》云:“九重春醉蟠桃宴,天下太平,祝吾皇寿与天地齐年。”《西游记》第五回中对蟠桃园中的仙桃作了一番生动的介绍,说人吃了仙桃可以“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这使得桃子与长寿的俗信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道教把三月初三定为王母娘娘的诞辰,每年在这一天举行庆祝会,俗称蟠桃盛会。   在祝寿的仙人图中,麻姑的形象较为常见。麻姑最早见于魏晋间小说《列异传》。到晋代葛洪的《神仙传》中,麻姑的形象丰满起来:东汉桓帝的时候,仙人王方平邀请麻姑一同来到蔡经家。蔡经见麻姑是个十八九岁的漂亮少女,然麻姑对王方平说:“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将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沧海变一次桑田,不知要经过多少万年。而麻姑已经见过三次沧桑巨变,试想她的寿命该有多长,而她居然长得像个十八九岁的姑娘,这种青春永驻的境界不正是凡人们梦寐以求的吗?因此麻姑很快在民间走红,受到人们的膜拜。全国各地出现了不少麻姑修炼成仙的山和洞,还有祭祀麻姑的庙。到了宋代,麻姑受到皇帝的褒封。元代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卷三《麻姑传》载:“宋徽宗政和间宠褒麻姑为真寂冲应元君,宁宗嘉泰间改封虚寂冲应真人。”这使麻姑影响更大,成为妇孺皆知的仙姑。   宋代还出现了麻姑为西王母献寿的传说,宋代画家刘松年的名画《瑶池献寿图》正是基于这一传说而创作的。后世创作的这一题材的作品多得不计其数。明代仇英、陈洪绶、张路,清代任薰、任伯年等都有《麻姑献寿图》传世。   有些寿图是利用谐音关系创作的。如画一只猫蹲在山石之下翘首仰望,山石的上方有一只美丽的蝴蝶展翅飞翔。猫与蝶的读音与表示高寿的“耄”“耋”相谐,所以用猫和蝴蝶构成寿图。绶带鸟也是寿图中常见的题材。绶带鸟又称吐绶鸟、珍珠鸡,嘴根长有肉绶,颜色时时变化。由于“绶”与“寿”、“带”与“代”谐音,因此绶带鸟便成了人们心目中长寿的象征。还有画画眉鸟和梅花的,这是为了谐“眉寿”之“眉”。   寿图还有一类大宗就是“寿”字图。在汉字中,同一个字写法最多的恐怕要数“寿”字了。这是因为长寿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自汉字问世以来不知人们书写过多少“寿”字。生日文化兴起以后,每天都有无数人需要祝寿,而祝寿最为恰当而简便的礼品就是送“寿”字字幅或是写有“寿”字的用品,这大大促进了“寿”字家族的繁盛。据说四川天全县的书法家罗育珉已收集到两万多个不同的“寿”字,而天津书法家沙驼收藏的不同写法的“寿”字更是有7万多个。“寿”字家族如此庞大实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为了追求各种艺术效果,书画家们创作了形形色色的“寿”字图。就字体而言,甲骨、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无体不有。就构形而言,有圆形的、方形的、平面的、立体的,有汇集各种“寿”字的百寿图、千寿图、万寿图,还有艺术色彩很浓的“花寿”字,形形色色。就材质而言,纸布竹木,金石陶瓷,应有尽有。   “花寿”字是用各种花草、水果、鸟雀等巧妙地构成一个“寿”字,富有艺术感染力,比单纯的墨书“寿”字更为赏心悦目。   百寿图常见的有三种造型。第一种是在一个方形的画面内写上一百个不同的“寿”字。第二种是先写上一个很大的“寿”字,然后在这大“寿”字宽大的笔画框内填写上一百个不同字体的“寿”字,或是把小“寿”字排列成一个大“寿”字。第三种是将一百个“寿”字一圈圈罗列,构成圆形图案。   百寿图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清代翟灏《通俗编》卷十中认为“百寿图亦自明以来始行于世”。其依据是明代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二十四“百寿”条的记载:“大寿字一轴,御史张斅之家藏者。张始祖日子成,赘周景端氏,景端无子,尽产遗之,此亦其一。自子成传六世至张斅,书画多蠹腐,此贮神龛中得独完。取而装潢之。字崇四尺有七寸,广杀其寸之六。楷体黑文,其点画中皆小寿字,白文,一一作别体,满百无一同者。”从这段记载我们知道,明代张斅家藏的百寿图是传了六世才到他手里的,而此图又是六世之前的周景端的遗产,所以此图至少在张斅收藏的两百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