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传染病学教学大纲.doc

【2017年整理】传染病学教学大纲.doc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传染病学教学大纲

PAGE PAGE 1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 Lemology (供五年制临床本科专业使用) 前 言 传染病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课程之一,属内科学的一个专业,与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免疫学、流行病学和儿科学等具有密切的联系。它是一门研究传染病在人体内、外环境中发生、发展、传播和防治规律的科学。其重点在于研究这些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同时兼顾流行病学和预防措施,以求达到防治结合的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防治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打下基础,有助于控制和消灭传染性疾病,保障人民健康。 本大纲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杨绍基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七版《传染病学》配套使用,适用于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教学。大纲所列教学内容可通过讲课、自学、实习、计算机多媒体等方式教学。本大纲确定高等医学院校五年制医学本科专业传染病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每章的“目的要求”项目中,指出掌握、熟悉与了解三级要求。划横线部分为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其他为一般熟悉和一般了解内容。总学时为45学时,其中理论学习39学时,见习6学时。 本课程为考试课,学生理论课考核采用笔答考试方式为主,其成绩可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占40%。 教学时间分配 内容 理论课 实验学时数 总论 4 病毒性肝炎 4 流行性感冒(禽流感) 2 麻疹 2 流行性腮腺炎 1 3 肾综合征出血热 2 流行性乙型脑炎 2 狂犬病 1 艾滋病 2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1 伤寒 2 细菌性食物中毒 1 霍乱 2 细菌性痢疾 2 猩红热 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 败血症及感染性休克 2 钩端螺旋体病 1 阿米巴病 1 疟疾 2 日本血吸虫病 2 消毒隔离制度 3 合计 39 6 第一章 总论 目的要求 1、掌握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的概念及关系。 2、掌握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 3、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熟悉其临床特点。 4、掌握传染病的诊断依据和治疗原则。 5、熟悉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及影响流行因素。 6、熟悉国家法定传染病的病种及其报告时限和管理办法。 7、了解传染病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1、引言 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的定义。传染病学的定义。学习传染病学的意义。 2、传染与免疫 传染的概念。宿主与病原体之间的互相斗争和适应。共生状态。机会性感染。感染谱。 3、传染过程的表现 病原体进入机体的途径。感染后表现:(1)被清除与定居;(2)隐性感染的发生率与后果:获得免疫,携带状态;(3)显性感染的发生率与后果:恢复健康,恢复期携带者;(4)病原携带状态:定义,急性、慢性、潜伏期、恢复期与健康携带者;(5)潜伏性感染。 4、传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病原体的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5、传染过程中机体免疫反应的作用 保护性免疫与变态反应。非特异性免疫:屏障作用,吞噬作用,体液因子。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6、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入侵门户,机体内扩散与定位,排出途径);组织损伤的发生原理(直接侵犯,毒素作用,免疫机理);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体温升高,代谢改变,内分泌改变)。 7、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与影响因素 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8、传染病的特征 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临床特点(病程经过有一定的顺序与规律性、发热、皮疹和粘膜疹、毒血症)。 9、传染病的诊断 依据临床特点、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查,强调病原学、分子生物学检测、血清学检查的重要诊断价值。 10、传染病的治疗 治疗原则:治疗、护理与隔离、消毒并重;治疗包括一般支持疗法、病原治疗、对症治疗等。 11、传染病的预防 遵守传染病的疫情报告制度,针对流行过程三个基本条件采取的综合性措施。 第三章 病毒性疾病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 目的要求 1、掌握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的病原学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特点,了解新肝炎病毒研究进展。 2、掌握各类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熟悉不同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 3、掌握病毒性肝炎临床分型及其临床表现,了解其病理生理基础。 4、掌握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及病原学诊断,熟悉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了解其应与哪些疾病鉴别。 5、掌握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和预防。 教学内容 1、病原学 肝炎病毒的种类及其抗原抗体系统;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抗体系统及其亚型;丙型肝炎的基因组结构;丁型肝炎病毒的 delta系统。 2、流行病学 甲、乙型、丙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人群易感性。流行病学特点。 3、病毒

文档评论(0)

love19874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