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音乐史I
江 西 财 经 大 学
本科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 院: 艺术学院
教 学 系: 音乐系
主讲教师: 邱瑶瑶
填表日期:2016年8月30日
教务处制表
填 写 说 明
1.本表是教师授课的依据和学生课程学习的概要,也是学校和院(系)进行教学检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和考试命题质量的重要依据。有关非理论课教学的课程,可依此样式由院系自行设计。
2.表中“教学形式及其手段”栏主要填写讲授、多媒体教学、课件演示、练习、实验、讨论等内容;“执行情况”栏,主要填写计划落实或变更情况。
3.本表经教研室主任、院(系)教学院长(主任)审签后,不得随意变动。如需调整,应经教研室和院系教学院长(主任)同意,并在执行栏内注明。
4.本表一式三份(可复印)。经审签后,任课教师、院(系)和教务处教学质量科各留一份,其电子版本上传到超星平台(地址:江西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主讲教师 邱瑶瑶 职 称 助教 学历 研究生 学 位 文学硕士 主授专业 音乐学
课程名称 《中国音乐史I》 课程编号 20082 班级 BJ2、BJ3 学生人数 27、27人
总学时 32 学时,其中课堂讲授 0 学时;实验(上机)教学 0 学时;其它教学(讨论、展示等) 0 学时;机动 0 学时
实习实训(包括课程实习、课程实训、课程设计等) 0 周
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出版时间等)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刘再生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
主要参考书 《中国古代音乐史》,郑祖襄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夏野著,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年版。
成绩考核说明及要求:本课程学习时间为一学期,只有期末考试。目的在于使学生熟练掌握中国近现代时期音乐发展脉络与风格特点。 其成绩评定方法:总分=考试成绩*0.8+平时成绩*0.2。其中,平时成绩主要参考该学生的出勤率及平时的学习态度、表现。
考试题型:以个人为单位,表演各章节中的重要作品,展现不同时期音乐作品的内涵,包括民歌、说唱、戏曲、器乐等。
考试时间: 第16周
校历周次 授课日期 学时数 教学内容安排 教学形式 教学手段 课后作业或辅导安排 执行情况 备 注 一 8.31 2 上篇 上古音乐
中国音乐文明的曙光
“野蛮人”与原始乐舞
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撅之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
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音乐文化的阶级烙印
甲骨文中的“乐”字 讲授 课件演示 复习、预习 落实 二 9.7 2 以钜为美,以众为观
恒舞于宫,酣歌于室
喤喤厥声,肃雝 讲授 课件演示 复习、预习 落实 三 9.14 2 八音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王子朝奔楚
八佾
声淫及商,何也?
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 讲授 课件演示 复习、预习 落实 四 9.21 2 诗言志,歌咏言
宫、商、角、徵、羽的由来
音乐与数学的结晶
春秋时期的宫廷音乐家
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
震撼世界的地下音乐宝库
邻有丧,舂不相 讲授 课件演示 复习、预习 落实 五 9.28 2 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
洋洋乎,盈耳哉
战国时期的民间音乐家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乐者,天地之和也
中篇 中古音乐
32、“秦声”与“楚歌”
33、先秦钟琴文化的“断层”与“转型”
34、一条横贯亚洲的“音乐之路” 讲授 课件演示 复习、预习 落实 七 10.12 2 35、采歌谣,被声乐
36、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
37、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38、纷披灿烂,戈矛纵横
39、感伤乱离,追怀悲愤
40、魏晋时期的文人音乐家
41、论乐者七十八家 讲授 课件演示 复习、预习 落实 八 1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