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衙内”的那些事儿.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衙内”的那些事儿.doc

古代“衙内”的那些事儿   古代的“衙内”们仗着有权有势的爹,为非作歹,欺男霸女,无恶不作。但愿现代版的“衙内”不再粉墨登场,让它永远成为一个历史名词吧。   近年来,官二代或富二代违法乱纪的坑爹事儿不断被媒体曝光,引起民众和司法、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其实这类恶少或衙内历代皆有,我们不妨为现代版的“衙内”们寻寻根,看看古代衙内们干的那些事儿与如今有何异同。   “恶少”与“衙内”   《荀子·修身》曰:“端悫顺悌,则可谓善少矣;偷儒惮事(怠惰畏劳苦),无廉耻而嗜乎饮食,则可谓恶少矣。”颜师古注《汉书》,将恶少解释为无赖子弟、无行义者。“衙内”一词本为唐朝的一种警卫武官之名,到五代宋初,藩镇亲卫之官多以子弟任之,世俗相沿,便称呼长官子弟为衙内,也就是今天所谓的“官二代”。在我国史籍中,衙内一般多指官职,并无贬义。但到了宋元以后的文学作品中,衙内演变成为权豪势要的代名词。如《水浒传》中那个企图霸占林冲妻子的高衙内,元杂剧中的刘衙内、杨衙内等,他们几乎都是有权有势,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的官二代。   在历史上,衙内大多为恶少,恶少不尽是衙内,而他们活动的地点多集中于京城或大都会,所作所为常激起民愤,给社会治安带来严重威胁。打击惩处恶少,相对难度不大,如西汉和唐代的京兆尹赵广汉、薛元赏、李绅都曾对长安、汴州等地的恶少严厉打击,成效显著。衙内则不同,他们后台硬,权势大,对其惩处较难,除非是其靠山倒台,或者寄希望于少数清官的智慧与魄力。本文就史书记载和文学作品,给古代衙内的种种劣迹来个二次曝光。   史籍中的衙内   古代史籍中记载的恶少(多为群体代称)较多,衙内也代不乏人,而出身皇室的尤多,下面略举两例。《南史》卷六十五记载,陈叔陵是陈宣帝第二子,后主陈叔宝的异母弟。为人少有机辩,追逐声名,性格强硬。其父陈顼即位后,他封为始兴王,出任江州刺史,年方16岁。后又历任湘州、扬州刺史,前后为政严苛,敲剥百姓,部下畏惮。陈叔陵则日益骄横,起居无常,往往通宵达旦与宾客戏谑,不理政事,滥杀无辜。回京城任职后又修饰虚名,暗蓄异志。还经常干些盗掘古墓,强娶民女的勾当。太建十一年(579年),其生母彭贵人去世,陈叔陵竟然发掘东晋名相谢安的陵墓,将彭氏之柩安葬其中,而且在服丧期内召属下妻女与之奸淫。其种种不轨行径渐被宣帝所闻,但宣帝向来宠爱叔陵,仅仅口头责让而不加惩治。姑息必有后患,等到宣帝驾崩后,陈叔陵在父亲灵前就横刀刺杀兄长陈叔宝和柳太后,接着又占据京城发动叛乱,但很快就落得兵败被杀,抛尸大江的结局。儿子们都被赐死,生母彭氏的坟墓祠庙也旋即被毁。   明代大封皇族,奢靡骄横加特权,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昏庸无赖子孙,仁宗朱高炽的玄孙朱见潚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朱见潚是靖王朱祁镐的长子,承袭王爵,封地在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他兄弟三人,二弟朱见溥与其一母同胞,另有个异母弟朱见澋。朱见潚埋怨母亲疼爱二弟见溥,就囚禁母亲,将其活活饿死。旋又打死朱见溥,骗弟媳何氏入宫而逼淫之。又贪恋堂弟朱见潭的妻子茆氏貌美,便将婶母马氏剃发而鞭之,用土囊(一种杀人刑具,用装满沙土的袋子压死或闷死囚犯)压死朱见潭,强行把茆氏带入自己宫内。还常常纠集一帮恶少年,轻骑微服,渡过汉江去抢夺民女。老三朱见澋怕遭大哥的毒手,遂将其劣迹呈报弘治皇帝,弘治帝召其入京,命廷臣会审,把朱见潚废为庶民,禁锢西内。到弘治七年(1494年),又发现朱见潚与其子有异谋,最终将其赐死。   历代大臣子弟也有不少坑爹的事儿。且不说蔡京、秦桧和严嵩等三对父子,他们既沆瀣一气,又勾心斗角,坑害了国家与百姓;即便是名臣良将之门也难免出不肖子弟。房玄龄和杜如晦是唐初两位著名贤相,他们同心辅佐唐太宗,促成了贞观之治。然而在他们把精力投入治国平天下的同时,却忽略了教子、“齐家”的重要性。房玄龄的夫人是出了名的妒妇,连唐太宗都畏惧她几分,这是祸是福不好评论,但被不肖子弟所坑总归是令人惋惜的事。   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娶太宗之女高阳公主为妻,官拜驸马都尉、散骑常侍。由于高阳公主极受太宗宠爱,房遗爱也比其他驸马更骄横恣肆,与公主成天游猎无度,纵酒淫乱,还大肆收受贿赂。房玄龄死后,房遗爱又图谋夺取哥哥房遗直的封爵,诬告房遗直对公主无礼。高宗派长孙无忌审理此事,却查出了公主与房遗爱的谋反罪状,结果房遗爱被诛,公主赐自尽,诸子流放岭南,连带他老子房玄龄也被取消了配享太宗祠庙的资格。   杜如晦的次子杜荷也娶了唐太宗第十六女城阳公主,拜驸马都尉,官至尚乘奉御(掌管皇帝御马的官),封襄阳郡公。史载其性格暴躁诡异,不遵法度。贞观十七年(643年),杜荷与汉王李元昌、兵部尚书侯君集、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等建议太子李承乾兵变。杜荷说:“天文有变,宜建大事,陛下(指唐太宗)当为太上皇。请称疾,上必临问,可以得志。”纥干承基告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