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转型(.修订).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史学的转型 第21课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历史观念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历史观念 *社会变革——历史观念的变革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历史观念 *社会变革——历史观念的变革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历史观念 *社会变革——历史观念的变革 *历史观念变革常常还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历史观念 *社会变革——历史观念的变革 *历史观念变革常常还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近代中国社会 “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 一、传统史学 1、儒学与传统史学 传统史学与儒学密不可分 传统史学多以儒家纲常伦理褒贬人物 尧 舜 禹 汤 “其所谓史者,不过撮录国数千年之故实,以之应用于劝善惩恶之教育”,使后来者“读之而得模拟先哲之真似而已。” ——《史学概论 序论》 汪荣宝(1878-1933) 显然在这一话语体系下历史的变化进程是不被重视的,修史者关心的是怎样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来阐扬那似乎永恒不易的纲常名教。 ——(美)列文森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天不变,道也不变 “传闻和局既定,上退朝后,负手行便殿阶上,一日夜未尝暂息。侍者但闻太息声” ——《春冰室野乘》卷上? 传统儒学价值体系 一、传统史学 1、儒学与传统史学 2、儒学危机 传统史学的危机 一、传统史学——新史学 1、新史学的宣言书 1901年、1902年 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新史学》 提出一种迥异传统史学的崭新历史观念 旧史学:陈死人之纪念碑 过去事之歌舞剧 无生气之蜡人像 新史学:譬之江河东流 以朝宗于海 ——梁启超《新史学》1902年 一、传统史学——新史学 1、新史学的宣言书 2、新史学Vs传统史学 或进,或退,或涨,或落 有倒流处,有曲流处 江河东流以朝宗于海 ——梁启超《新史学》1902年 故唐虞以前为胚胎时代, 殷周之际为乳哺时代, 由孔子而至于今为童子时代。 逐渐发达,而今乃始将入成童以上少年之界焉。 ——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1900年 梁启超《中国史叙论》 1901年 梁启超《新史学》 1902年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1901年 历史者以过去之进化导未来之进化者也 ——梁启超《新史学》 传统史学: 墓志铭,一人一家之谱牒 新史学: 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 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关系 梁启超所拟中国通史目录 一、政治之部 朝代篇,民族篇,地理篇,阶级篇,政制组织篇上,政制组织篇下,政权运用篇,法律篇,财政篇,军政篇,藩属篇,国际篇,清议及政党篇 二、文化之部 语言文字篇,宗教篇,学术思想篇,文学篇(包括文,诗,词,典本,小说),美术篇(包括绘画、书法、雕刻、铸冶、陶瓷、建筑),音乐剧曲篇,图籍篇,教育篇 三、社会及生计之部 家族篇,阶级篇,乡村都会篇,礼俗篇,城郭宫室篇,田制篇,农事篇,物产篇,虞衡篇,工业篇,商业篇,货币篇,通运篇 以上凡三部,四十篇 新史学理念意味着通过对历史的彻底厘清,可以找出今日中国落后的病根。 传统史料——新史学 新史学——新史料 第一个利用“新材料”研究上古史 被称为“新史学开山”的是谁? 一、传统史学 1、儒学与传统史学 2、儒学危机——传统史学的危机 二、传统史学VS新史学 1、新史学的宣言书: 2、传统史学VS新史学 3、新史学与新材料 三、余论 过激的批判 生活在新史学中 史界革命不起 吾国遂不可救 ——梁启超 王国维(1877年—1927年) “二重证据法” 《殷周制度论》 安阳洹水南岸殷商都城遗址 20年代安阳殷墟开始大规模考古发掘 郭沫若 1892年~1978年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目录 第三篇 卜辞中的古代社会 序说 卜辞出土之历史 第一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