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节那些不应被遗忘的民俗.doc
春节那些不应被遗忘的民俗
“新年到,新年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块大年糕。”唱着喜气洋洋的歌谣,又一个新年热热闹闹地向我们走来。
随着世界的变化,春节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曾经习以为常的春节习俗,也渐渐同我们拉开了距离――贴春联、放鞭炮、办年货,逛庙会……
在这新旧交替之际,阖家团圆之时,让我们一起体味中国年俗里那些说不完的故事,还有那些浓的化不开的、最传统的中国味!
关键词一:糖瓜
还记得小时候吃的糖瓜吗?用麦芽制作的糖瓜,又甜又香。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加上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酥、粘。
小年为什么要吃糖瓜呢?说来还有一段故事。老人们说,每年腊月二十三日这天,作为玉皇大帝的耳目,灶王爷都要打道回天宫,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一年中的所作所为。玉帝根据奏报的情况,对这家人进行奖善惩恶。灶王爷要上天庭去汇报人间实情,人们害怕他胡言乱语,便在他上天之日,摆上糖瓜来祭奠他。祭祀时,先将“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贴在灶君像的两侧,用来提醒他多为百姓说好话,办实事。至于供品糖瓜,是取其又甜又粘的特点,用来粘住他的嘴。当他尝到糖瓜的甜味时,就要多说点好话,如果他想打小报告说坏话时,就让糖瓜粘住他的嘴,让他想说也张不开口。
同时,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扫屋,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
关键词二:年夜饭
春节,最不能舍弃的还是那一桌热气腾腾的年夜饭,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中国人极重视的团圆聚餐,从掌灯时分入席,年夜饭一直要吃到深夜。
这恐怕是中国人一年中最丰盛的晚餐。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饺子、汤圆、馄饨、长面,各有讲究。在南方,年夜饭会吃面,预祝寿长百年。而在北方,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有“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的象征。
每到大年三十包饺子的时候,大人小孩其他事情能够忘记,唯独往饺子里包硬币的这个习俗谁也不会忘记。因此,早早的就会在家里准备好往饺子里包的硬币。谁吃到了硬币,就预示着来年会有好运气。
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关键词三:剪窗花
俗话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二十五,糊窗户”――老式窗户过年要换窗纸,而后剪些窗花贴上去。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而窗花的张贴,一般在扫尘之后进行。据说,窗花起源于冰花,所以古时又称剪窗花为“剪彩”。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宋、元以后,春节剪贴窗花的风俗逐渐普及,庆贺春回大地。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有着祈祝生活富裕、辟邪迎祥等文化内涵。
关键词四:贴年画
除了剪窗花,春节挂贴年画也很普遍。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