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的科举之路.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欧阳修的科举之路.doc

欧阳修的科举之路   一代文宗、唐宋八大家领军人物欧阳修,小时候有神童之誉,但是科举之路却是非常坎坷和充满戏剧性的。   欧阳修出生在官宦之家,父亲担任地方官,为官清廉,家无积蓄,在欧阳修4岁那年,其父病逝任上,留下孤儿寡母。因为生计所迫,欧阳修母亲带着4岁的欧阳修投奔叔叔,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可以说,欧阳修的童年生活是不幸的。但是,欧阳修勤奋好学,并且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因此深得叔父喜欢。家贫买不起文具,便“以荻画地”。由于欧阳修博闻强记,悟性又高,很快他的诗赋文章,就写得遒劲老到。有一次,欧阳修的叔父欧阳晔读到欧阳修写的文章,大喜过望,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子不必担心家贫子幼,这个孩子算得上是个奇儿,他将来不仅会光耀门庭,而且一定会名扬天下。”有了叔叔的鼓励,欧阳修更加用功,夜以继日,诵经读典,不知疲倦,为自己的科举之路积蓄能量。   天圣元年(1023年)秋天,欧阳修正式踏上科举之路,准备实现自己致君尧舜的人生理想。那年,他刚好17岁,他在家乡参加随州州试。州试,又称为“乡试”,是科举时代地方举行的一级考试,考试合格者方可参加朝廷组织的会试。欧阳修参加的这次考试有一道题叫《左氏失之诬论》,这对自幼熟读《春秋》的欧阳修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他拿到试题后,一挥而就,很快就完成了答卷。但是,让欧阳修想不到的是,他竟然落榜了。因为他一直以为,这次考试自己必中无疑,并且可能要夺得头筹,但是居然会名落孙山。史载他这次考试的文章一出,就四方传颂,不胫而走。可是,因为他在写文章时,有个别韵脚超出了官韵的规定范围,考官泥古不化,就将才华横溢的欧阳修给落黜了,这对欧阳修来说简直是摧残性的打击,因为他又要在这种呆板枯燥的文章里再埋头苦读三年时间。   这段经历可见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二:欧阳文忠公年十七,随州取解,以落官韵而不收。天圣已后,文章多尚四六,是时随州试《左氏失之诬论》,文忠论之,条列左氏之诬甚悉,句有“石言于宋,神降于莘。外蛇斗而内蛇伤,新鬼大而故鬼小”。虽被黜落,而奇警之句,大传于时。今集中无此论,顷见连庠诵之耳。   尽管满腹怨愤,但是还要面对残酷的现实,欧阳修痛定思痛后,又在家里发奋用功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公元1026年秋天,经过3年的刻苦攻读,20岁的欧阳修再次信心满满地进入考场,这次终于如愿以偿,顺利通过了州试,获得参加第二年春天礼部组织的会试。   公元1027年春天,各地选送的“举人”、“贡生”云集当时首都开封。年轻的随州举人欧阳修第一次来到皇城,既为当时帝都的繁华富足大开眼界,又对自己的春闱考试充满期待。   史载,主持那年礼部考试的考官是著名的西昆派领袖之一的刘筠,他是以枢密直学士、礼部侍郎的身份出任本届考试主考官。经过三场考试,欧阳修以为可以稳操胜券,在考完试后等待发榜的一段时间里,他交结名流,饱览胜迹,只待佳音。孰料命运再次跟这位青年才俊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在甲、乙两榜的进士一千多人中,他再次名落孙山。跟近在咫尺的功名失之交臂,漫漫仕途之路还在煎熬着一代才子。尽管这次欧阳修没有考取进士,但是跟三年前的随州乡试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因为这里毕竟是皇城要地,各路精英都云集在这里,他这次考试失败了,但是他的学问才华已经冠盖满京华,跟许多上流社会名流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经历两次挫折后的欧阳修老练了不少,也成熟了许多,他决定要像勾践那样卧薪尝胆,东山再起。这次,在经过自己的检讨,他终于决定暂时向考场要求的时文低头,寻访时文名师。经友人推荐,他决定拜时文高手汉阳军知军胥偃为师,学习时文。欧阳修带了两部自己的诗稿和一些文章作为见面礼,胥偃读了欧阳修的文章,拍案叫绝,当即决定收欧阳修为徒。对欧阳修循循诱导,殷殷启迪,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传给这位年轻才子,欧阳修的时文在胥偃的耐心指导下,进步神速。一年后,胥偃回京述职,顺便领着欧阳修结交社会名流,出席文人聚会,在官宦学者中广为延誉。   1029年春天,由胥偃保举,欧阳修就试开封府最高学府国子监,国子监是封建时代最高学府,一般招收七品以上官宦子弟,欧阳修以布衣出身入读国子监,完全归功于恩师胥偃。同年秋天,欧阳修参加了国子监的解试,这次考试类似于之前各地举行的乡试,考中者就可以直接参加次年春天朝廷礼部组织的春闱。由于欧阳修对时文的研究已经非常透彻,所以,这次考试他考得非常轻松,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类似于解元),恩师胥偃也大感欣慰。   1030年,欧阳修再次参加礼部组织的春闱。据记载,这次担任主考官的是前状元临川才子晏殊,当时晏殊担任御史中丞(副宰相)。这次考试的题目是《司空章舆地图赋》,欧阳修这篇文章收录在《永叔集?居士外集》卷二十四,全文四百零六个字,文章切中肯綮,平稳工整,符合时文程式。待到放榜时欧阳修果然名列第一,中了这一榜的“省元”(也就是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