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最终版)汇总.ppt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脊髓损伤中后期康复 脊髓损伤中后期康复 8、环境改造 包括通道的无障碍设计,厨房、卫生间、卧室的改造等等。 肌肉瘫痪: 原因:失神经支配和废用性 治疗:功能训练、步行辅助器、功能电刺激 原因:肌肉纵向萎缩和肌腱弹力纤维缩短 治疗:牵张训练、关节松动等 关节挛缩畸形: 原因: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往往合并脊髓中枢兴奋性失控,导致肌张力过高、活动过度活跃或痉挛 肌痉挛 导致较强的皮肤剪力→皮肤损伤或压疮 关节活动限制而影响日常生活活动 股内收肌痉挛影响大小便及会阴部卫生 诱发疼痛或不适 股四头肌痉挛有助于患者的站立和行走 膀胱和腹部肌肉痉挛有助于排尿 下肢肌肉痉挛有助于防止直立性低血压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1、减少痉挛加重的因素; 2、坚持关节被动运动及牵伸技术; 3、进行治疗性的主动训练; 4、配合电疗、水疗、按摩、针灸及矫形器使用; 5、药物 痉挛的康复处理 原因:感觉障碍、身体活动障碍、血液循环障碍、营养障碍等相关。 治疗:定时翻身、气垫床、合理体位、个人卫生活动 中枢性和躯体性,影响生活质量 药物、理疗、作业治疗、心理治疗 疼痛 胸6平面以上的脊髓损伤患者往往会发生自主神经反射紊乱。 其特点是突然出现的血压升高、面部潮红、头痛、心动过缓和过度出汗,常伴有焦虑。 自主神经反射紊乱是由于损伤平面的伤害性刺激引起自主神经活动亢进所致。 常见诱因有膀胱和(或)直肠胀满、膀胱感染和大便填塞等。 自主神经调节障碍: 不同程度 ,严重影响心理和生活质量 性生活/生育 留置尿管:早期急救和休克期 间歇性导尿:清洁导尿代替无菌导尿,膀胱容量不超过500ml,4-6h一次,每1-2周查尿常规。WBC10/HP应用抗菌素,保持排尿通畅或留置尿管 反射性排尿:膀胱训练,刺激排尿反射的触发点。不可盲目进行。 腹压排尿: 手术治疗:结构性手术和神经性手术(造瘘术:膀胱痉挛容量很小并反复感染者) 膀胱功能障碍 直肠功能障碍 调节饮食结构 通便药物的应用 小结 脊髓损伤的生理、病因病理 脊髓损伤的康复评定及康复目标 脊髓损伤的康复问题及治疗 重点掌握 脊髓和脊柱的对应关系? 脊髓休克的定义及休克结束期的标志? 脊髓损伤的康复评定及康复目标制定? 脊髓损伤的康复问题及治疗? * T1 肘前窝的尺侧面 T2 腋窝 T3 第三肋间 T4 第四肋间(乳线) T5 第五肋间(在T4与T6之间) T6 第六肋间(剑突水平) 感觉平面-关键点(中) T7 第七肋间(T6与T8之间) T8 第八肋间(T7与T9之间) T9 第九肋间(T8与T10之间) T10 第十肋间(脐水平) T11 第十一肋间(T10~T12之间) T12 腹股沟韧带中部 感觉平面-关键点(中) L1 T12 与L2 之间上1/3处 L2 大腿前中部 L3 股骨内上髁 L4 内踝 L5 足背第三跖趾关节 S1 足跟外侧 S2 腘窝中点 S3 坐骨结节 感觉平面-关键点(下) 感觉检查包括身体两侧各自的28个皮区关键点。每个关键点要检查2种感觉,即针刺觉和轻触觉,并按3个等级分别评定打分。即:①0=缺失;②1=障碍(部分障碍或感觉改变,包括感觉过敏);③2=正常;④NT=无法检查。 针刺觉检查常用一次性安全针。轻触觉检查用棉花。在针刺觉检查时,不能区别钝性和锐性刺激的感觉应评为0级。两侧感觉关键点的检查部位如下(见图)。 除对这些两侧关键点的检查外,还要求检查者作肛门指检测试肛门外括约肌。感觉分级为存在或缺失(即在病人的图上记录有或无)。该检查用于判定损伤是完全性还是不完全性。 神经平面的综合判断以运动平面为主要依据。 T2—L1损伤无法评定运动平面,所以主要依赖感觉平面来确定。 C4损伤可以采用膈肌作为运动平面的主要参考依据。 其他评定 ROM Ashworth Barthel FIM 心理功能测定 生活质量评定 平面 最低位有功能肌肉 活动能力 生活能力 C1-3 颈肌 必须依赖膈肌起搏维持呼吸,可用声控方式操纵某些活动 完全依赖 C4 膈肌、斜方肌 使用电动高靠背轮椅有时需要辅助呼吸 高度依赖 C5 三角肌、肱二头肌 可能用手在平坦路面上驱动高靠背轮椅,需要上肢辅助具及特殊推轮 大部依赖 C6 胸大肌、桡侧伸腕肌 可用手驱动轮椅,独立穿上衣,可以基本独立完成转移,可自开特殊改装汽车 中度依赖 C7-8 肱三头肌、桡侧屈腕肌,指屈深肌、手内肌

文档评论(0)

挑战不可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