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接壤.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接壤.doc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接壤   摘 要:济慈的《夜莺颂》不单是艺术之美的陶醉,还渗透着强烈的现实感。夜莺代表的世界宁静而美好,而诗人所处的世界充满纷扰与痛苦,这一不可协调的中心矛盾贯穿了全诗。诗人坚持独特的诗学原则,巧妙运用多种创作技巧,凸显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完美接壤下的矛盾冲突,体现了诗人浪漫与现实兼容的艺术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夜莺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矛盾冲突   “济慈一生,诗作颇丰,长诗短颂,流传千古,而在众多的诗作之中,艺术水平最高、思想内容最具有代表性、最能体现济慈风格并反映他的人生观、哲学思想的当属他的心泪之诗――《夜莺颂》”[1]p62,这是现实主义的土壤而绽放的象征着梦想的浪漫主义花朵,是诗人令俗世惊叹的生命绝唱。诗人以客观冷静的视角审视两个不同的世界,突出表现了乐土与俗世、短暂与持久、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冲突。   一、矛盾冲突的完美载体   《夜莺颂》极富艺术感染力,诗中通过巧妙运用的创作技巧(栩栩如生的意象、移情,象征手法的运用),给读者以美感刺激。这些创作技巧使诗歌达到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也是诗歌矛盾冲突的完美载体。   首先,“济慈是西方诗坛上纯粹用意象说话的第一人。”[2]p76《夜莺颂》中“每当济慈提到一个概念或一种想法时,他总是将其表述成一个具体的栩栩如生的意象,他的无数比喻象16世纪意大利最杰出的艺术家的塑像一样生动、有力。”[3]p52举诗歌第五节中的描写为例:   这白色的山楂/牧野的蔷薇/绿叶丛中易凋的紫罗兰/还有五月中早开的鲜花/这挂满露珠/含苞待放的麝香玫瑰/和飞虫嗡嗡的夏夜   白色山楂、牧野蔷薇,麝香玫瑰等都是视觉意象,除此之外,诗中还糅合了听觉意象,触觉意象,味觉意象等。“济慈是敏感的感觉收集者,组织者和传送者。”[3]p52,他独具匠心地利用读者的各种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将自然之美给予他的印象诉诸与感官意象,引起读者脑海中对美的想象。从而使诗歌中所呈现的各种意象不仅构成了一个声韵丰美,色彩绚丽,意境奇妙,引人入胜的世界,还生动逼真,可触可感。使得诗人在听了夜莺的歌声后的复杂感受跃然纸上。《夜莺颂》的意象之美不负20世纪初美国“意象派”诗人和评论家Amy Lowell在她的《济慈传》中的赞美:“开始就展现了一幅美妙的图画,生动而富有启发;使人觉得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4]p849   其次,在《夜莺颂》里,济慈以移情手法统摄他与夜莺的感受,达到了人与自然交融的境界,从而构成“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文心雕龙?神思》)的审美意象。[5]p89济慈在1817年11月22日给本杰明?柏莱的信中写道:“如果一只麻雀来到我的窗前,我就进入它的存在,衔起一颗石子”[6]p865-866。如信中所写,他利用移情的手段,自然地与夜莺合为一体,从而抒发他在理想与现实对立中的体悟。移情亦是象征手法中的情感象征,既使整首诗歌的感性美得以升华,也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现实感,旨趣深远生动。“济慈采用具体的语象、独特的技巧,像艾略特(T.S.Eliot)所说的那样,‘避却情感’,站在语境之外洞察一切,融于语境之中体验一切,以达到景中之景,象外之象,从而剖析人的情感世界的一个侧面。可以说,这不仅把浪漫主义诗歌的想象原则发挥至极,也应和着东方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某些道理,并惟妙惟肖地描画出人类情感的孤独和无奈处。”[7]p30   二、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接壤下的矛盾冲突   艺术之美是济慈信仰的另一种生活感受。而通读全诗,《夜莺颂》中除了理想王国的描写之外,还有对黑暗痛苦的现实世界的描写。如王佐良所评,“在几个颂歌中,此颂最实,‘世界的苦难’也最显。”[8]p71理想与现实,明丽与黑暗,快乐与痛苦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诗歌在浪漫想象的骨架上附上厚重的现实感,形成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完美接壤,并引发层层矛盾冲突。   1.乐土与俗世   济慈在《夜莺颂》中描绘了乐土(夜莺的世界)和俗世(诗人生活的世界)这两个不同的空间。俗世使他备受煎熬,诗人说“我的心在痛,昏沉沉地麻木,把我的感观折磨。”但他听着夜莺的歌声,恍恍惚惚进入了梦境,“仿佛饮过迷药,又似刚把鸦片吞服,全身沉向忘川河”,来到了理想中的乐土――夜色柔和,微风浮动的夏夜,香气袭人,有白色的山楂,牧野的蔷薇,挂满露珠的麝香玫瑰,令人如痴如醉,然而诗人沉醉在这些美景之中时,偏偏又联想到了俗世间的纷扰――这是个满目哀伤的世界,瘫痪、残发、惨白、憔悴、夭亡充斥着人们的眼球,新生的爱情转眼就凋亡了,连美神也难保她明眸的光辉。寥寥数语中,诗人揭示了俗世的罪恶,俗世的悲剧,留给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   王佐良曾提道,“《夜莺颂》有一个中心的矛盾,即夜莺所代表的想象世界和诗人所处的现实世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