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锚喷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1分解.ppt

第07章锚喷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1分解.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② 抗撕裂计算 其中: 是喷层和岩石之间的计算粘结强度。 为此,需求出危石自重作用下在喷层与岩石之间的拉应力q的大小,利用弹性半地基上的半无限长梁公式: ; 其中 ;K岩体弹性系数;E是混凝土弹性模量。当x=0端点时,有最大值: ⑶ 整体稳定原理 喷混凝土层与围岩体表面紧密粘结、咬合、使洞室表面岩体形成较平顺的整体,依靠结合面处的抗拉、抗压、抗剪能力,与岩体密贴组成“组合结构”或“整体结构物”共同工作。 7.2.3锚喷联合支护 ⑴、锚喷联合支护修建隧道的基本概念 锚杆是深层加固围岩,喷射混凝土是表层及局部加固围岩 锚喷支护不单纯是一种施工方法,而且是一种指导原则和思路 ● 围岩是隧道稳定的基本部分,尽量维护围岩体的强度特性 ● 支护结构要薄而具有柔性,并与围岩密贴,使因产生弯矩而破坏的可能性达到最小,当需要增加支护衬砌强度时,宜采用锚杆、钢筋网以及钢支撑等加固,而不宜大幅度增加喷层或衬砌厚度。 ● 设计施工中要正确估计围岩特性及其随时间的变化,以便采取最合适的支护措施和支护时间。 ⑵ 支护与围岩共同作用的力学原理 ① 锚喷支护结构设计的力学原理:采用的是围岩体和柔性支护共同变形的弹塑性理论。 ② 弹塑性理论的基本概念:基于材料试验弹塑性曲线 ③ 对于圆形隧道,作如下假定: ● 围岩为均质、各向同性的连续弹塑性体; ● 初始应力为自重应力场; ● 隧道视为无限体中的孔洞问题; ● 采用莫尔-库仑(Mohr-Coulomb)准则为塑性屈服判据。 ④ 均质围岩中圆形隧道的弹性解 ⑤ 均质围岩中圆形隧道的塑性解 ● 基本方程: ● 边界条件: ● 塑性解: ⑥ 弹性区与塑性区边界上的连续条件 当r=R时, ⑦ 塑性区半径与支护抗力的关系 ⑧ 由洞周位移计算围岩压力 ● 弹性区引起的应力增量: ● 围岩引起的径向应变: ● 由以上关系得: ● 弹塑性边界上的径向位移: ● 据弹性区应力和摩尔库仑关系得: ● 变形过程中假设塑性区体积不变: ● 用洞周位移 表达的围岩压力 ⑨ 围岩支护特性曲线 ⑶ 锚喷支护结构承载力计算 ① 初期支护(外拱)设计与计算 ●初选喷层厚度t,可按照经验公式:t=0.017r0, r0是隧道半径 ●确定锚杆直径、长度和间距 ●喷层支护抗力: ●承载环内岩体的抗力: ●锚杆的抗力: ●其它支护提供的抗力: ●总支护抗力: ② 二次支护(内拱)设计与计算 ●内拱的承载力常是一种安全储备,安全系数 ●内拱承载力: K=1.5~2.0 ●内拱厚度: (4) 隧道围岩位移量的容许值 ① 影响隧道周边最终位移量的因素 ● 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 ● 原始地应力大小 ● 开挖方式(全断面开挖小) ● 掘进速度(速度越快位移越小) ● 支护时机 ● 支护方式 ② 隧道周边容许位移量的确定原则 ● 城市地下隧道的下沉量尽量小,一般不能超过5~10毫米; ● 浅埋山岭隧道容许位移量可以大些,一般小于30毫米; ● 深埋隧道洞周的位移不致引起有害松动为原则,一般30毫米左右; 相对位移值指实测位移值与两测点距离之比; 脆性围岩取小值,塑性围岩取大值; I、V、VI类围岩可按工程类比选定容许值范围; 表中数据可在施工中做调整; 1.0~3.0 0.60~1.60 0.20~0.80 II 0.80~2.0 0.40~1.20 0.15~0.50 III 0.40~1.20 0.2~0.50 0.10~0.30 IV 300m 50~300m 50m 埋深 围岩 ③ 一些容许位移量控制标准 ● 我国《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规定容许位移; ● 法国工业部规定地下工程拱顶处围岩最大容许位移量 20~40 6~12 500 10~20 2~6 50~500 2~5 1~2 10~50 塑性地层/cm 硬质岩/cm 隧道埋深/m ● 国外隧道工程师根据现场量测数据大小制定的危险警戒标准 主管工程师立即现场调查,召开现场会议,研究应急措施 位移大于15mm,且多处测点位移均在加速 一级警戒 口头报告,召开会议,写书面报告及建议 两相邻测点位移均大于15mm或任一测点位移速度超过15mm/月 二级警戒 报告管理人员 任一点位移大于10mm 三级警戒 措施 标 准 等级 ⑸ 二次衬砌支护时间选择原则 ● 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 ● 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预计总位移量的80%~90%; ● 周边位移速率小于0.1~0.2mm/d,或拱顶下沉速率小于 0.07~0.15mm/d 7.3 锚喷支护施工原则

文档评论(0)

152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