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病死探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蔡锷病死探究.doc

蔡锷病死探究   蔡锷字松坡,湖南邵阳人,也是我的老乡。如今在邵阳市郊区有一个蔡锷乡,我是他隔壁的隔壁乡的。蔡锷16岁远渡日本求学,始学经济,立志实业救国。一年后回来参加唐才成领导的自立军起义,起义失败后又走日本,投笔从戎入日本陆军成诚学校,后入日本陆军军官学校,21岁时以全校第二名毕业。29岁领导云南重九起义,光复云南。33岁率领护国军将士“再造共和”,34岁为四川督军。蔡先生之成在此我就不多说了,只不过先生之死,确为我中华之一大损失也,此乃绝对尔。其在人生的最高峰哑然去世,不仅在当时,就算在今日也让人叩足叹,仰天长叹先生英年早逝。   先生死于1916年11月8日,其在1915年底即已发病。其在1915年11月22日呈袁世凯文中有,“自今年入秋,复觉脾胃不舒,饮食减少,时作咳嗽,也不成眠。近复感受秋燥,虚火上炎,以致喉痛失音,发热盗汗,诸症并作”。有人或说这是先生为了迷惑袁世凯使其批准其休假三个月到日本就医的谋计,其实不然。先生是真的病了,这可以从他自己及好友的记述中证明。如其在1916年6月28日致梁启超的电文中有,“锷喉病起自去冬出京以前,迄无疗治之余裕,念已成顽性,非就专门医院速为调治似难奏效”。1916年4月29致潘蕙英函(潘蕙英为蔡锷妻子)中有,“此病起自去冬,因国事奔驰,迁延未治,遂至缠绵,其来也渐,则医治亦难急切奏效也”。先生具体起病原因又见蒋百里的《蔡公行状略》“一日深秋,早起渡南海,欲疾风而喉痛剧,遂病”。这里所说的南海,应该是中南海的南海,而不是南中国海。这段话的真伪,无法考之,有可能为蒋百里杜撰,但也可能是蔡锷和蒋百里聊天通信时说起过,依蒋百里中国近代军神的名气和他与蔡锷的好友关系,这还是具有一定的可信性的。   咳嗽、失音、饮食减少、肿痛、痰多,发病一年即死。当时的一般记录是喉疾之死,但具体死因可能是由于当时的医疗水平及信息所限,也有可能是喉癌所致。但也有另外一种说法,说是传染病(即喉结核),见于1916年11月份石陶钧致张孝准函:“松坡系传染病,火车船运载均其不便,且有损国体,请运动政府用兵船来接,如何?”石陶钧是当时陪同松坡在日本治病的好友,他的话有一定的可信性,但也有可能是为了让政府派船来接的托词。根据当时日本的医疗水平来看,也不见得能查出松坡的具体病因。但到底是喉结核还是喉癌?这两个病的症状确实差不多,如能找到1916年日本福冈医院的病历记录就知道了,不过其实这都是悲剧。   先生病情最重的时候也是其成就最大之时,当时先生带着有病之体,辗转到云南发起护国运动,开始时带领2000余云南护国军将士进攻袁世凯的爪牙陈宦的四川,于3万北洋军队戮战泸州、纳溪三月有余。虽然没有彻底击溃北洋军占领泸州,但使得北洋军最精锐的第7师8师龟缩于城内不敢出击。即便没被击溃,但也可说是被打残了。在此情景下,广西、广东、福建、江西、湖南、黑龙江等省才敢陆续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的北洋政府,使得袁世凯被迫放弃帝制,后又羞愧致死。先生的病也是在纳溪与袁军作战时劳累过度,环境艰难,心力憔悴无暇疗治疾病而致病情越发厉害,这可从先生的电文中查得。先生在1916年3月25日致潘蕙英(潘蕙英是蔡锷的妻子)函中有“予近来身体健适,第喉病尚未全愈。”,这说明先生的病还没好。又见4月29日致潘蕙英的函中有“予近月来颇为病所苦,两星期内喉病加剧,至不能发音,每至夜中,喉间痒痛,随而大咳”,从这可以得知先生的病已很严重。又见5月16日致潘蕙英函中所说,“予以喉病加剧,暂回永宁调养”。5月26号致潘蕙英函中有“予喉病忽松忽剧,自觉体质不如前数年之健”。这段时间先生的病情可能加重了很多,已不能在前线指挥,回到了后方修养(其实永宁离前线也不过几十公里),一段时间后,可能病情又有所好转,在5月30日致唐继尧等电文中有“锷喉病稍痊,痛楚已除,但发音尚低耳”。但没好多久,从六月十几号开始,病情一直加剧,见6月21致梁启超电文有“喉病日剧,殊痛楚,几于不能发音”。6月26日致梁启超电“锷喉中痛楚,入夜颇剧,就医诊治,当可望痊”。先生病情加重后,一直想东渡日本好好养病,因为他自己也清楚病情很严重了,也感到非常痛苦,但无耐混乱的中国情形让他无法脱身不管,这从他很多的电文中可以看出来。如在6月21致梁启超中有“旬日来,力求脱卸,东渡养疴,而未能韧然撒手”。六月二十几日梁启超为蔡锷从上海聘请了一位德国医生阿密思到四川泸州给蔡锷治疗。七月二日德国医生对蔡锷进行了治疗,但效果并不好,治疗后病情比原先更加严重,见7月5日致梁启超文中有“德医阿密思到泸后,连日诊治,砭药兼施,日来不惟无效,反觉痛楚加剧,食量顿减”。但直到此时蔡锷也没有真正认识到这个疾病的严重危险性,见7月11日致梁启超文中有“自度症候已由慢性而成顽固性,若再荏苒不治,纵无性命之虞,亦必成哑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